【专门化:高校辅导员队伍继续教育进路】 大学辅导员招聘条件

  摘要:辅导员继续教育是提高辅导员素质的主要方式,是建设高水平辅导员队伍的重要保障。进一步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有必要针对高校辅导员开辟专门的继续教育途径,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继续教育专门化。
  关键词:专门化;高校辅导员队伍;继续教育;途径
  
  一、高校辅导员继续教育专门化的含义
  
  《教育大词典》将继续教育解释为:对已获得一定学历教育的在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的教育活动,为学历教育的延伸和发展。所谓高校辅导员队伍继续教育专门化,就是指按照高校辅导员职业和专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对继续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规划、专门化的实施,是高校管理干部和教师教育培训工作的细分和专门化。相对于其他继续教育活动它具有针对性、适应性、发展性等特征,针对性指专门面向辅导员群体开展的继续教育,适应性指继续教育模式等要适应辅导员及其工作的需要,发展性指继续教育内容相对于辅导员已接受的学历教育内容的专业化,促进辅导员思想、知识、能力等的进一步发展。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继续教育专门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007年底起,我们在多个省市高校开展实地考察和访谈调查,与多所高校学生工作负责人、辅导员和学生代表座谈交流,并在广东10多所高校发放调查问卷,问卷分为学生卷、辅导员卷、业务主管卷3种类型,共发放调查问卷1500份,收回1358份,回收率为90.5%。在考察调查的基础上,我们认为,有必要专门针对高校辅导员群体开辟专门的继续教育途径,而且,辅导员队伍继续教育专门化也是切实可行的。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继续教育专门化的必要性
  1 学生群体对辅导员的期望和要求迫切需要对辅导员开展专门化的继续教育
  在关于对辅导员工作现状的评价调查中,业务主管对所在院校辅导员群体的工作总体评价,优秀的占55.6%、合格的占38.9%、基本合格的占5.6%。其中,优秀与合格两项合计接近94%,这充分说明学校业务主管对辅导员群体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在同一问题的调查中,辅导员队伍对自身的工作评价中,优秀的占25.3%、称职的占71.7%、基本称职的占3%,优秀与称职两项合计接近97%,这反映出辅导员群体对自身工作的充分认可。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就同一问题所作的调查中,学生的评价与业务主管和辅导员自身的评价却不尽一致。在学生对辅导员的工作评价中,评价优秀的占27.7%、称职的占44.6%、基本称职的占26.4%,不称职的占2%。其中,优秀和称职两项合计仅为71%。
  学生的评价与辅导员自身、业务主管的对辅导员队伍评价的这种不一致性在我们后续的调查中得到了进一步的证明。在关于辅导员的政治思想素质、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工作责任心和主动性、心理素质、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应对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用新的媒介(网络)方式方面的能力等lO个调查问题中,业务主管和辅导员自身对辅导员队伍的评价基本一致,评价好或较好、很强或较强的比例合计大多在90%左右,而学生对辅导员队伍的评价则普遍比业务主管和辅导员自身的评价相对偏低,仅为70%左右。
  辅导员的工作和服务对象是在校大学生。因此,辅导员的工作评价主体应当是其服务对象――学生群体。学生群体对辅导员目前的工作能力和水平的评价并不太高的现实,表现出学生对于辅导员的素质和能力有更高的期望和要求,这些期望和要求无疑成为我们采取专门渠道,加强辅导员继续教育的重要理由和依据。
  2 辅导员在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的能力素质方面的相对薄弱迫切需要对辅导员开展专门化的继续教育
  在对辅导员工作现状的评价方面,我们设计了12个问题,包括总体印象评价、基本素质评价、工作能力素质评价三个方面内容,其中基本素质包括政治思想素质、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工作责任心和主动性以及心理素质等;工作能力素质包括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管理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应对和处理突发事件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用新媒介方面的能力等。
  从调查情况来看,无论是业务主管、辅导员自身,还是学生,对辅导员队伍的基本素质,以及辅导员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等都比较认可,表示很强和较强的比例在70%―90%之间。但是,对辅导员调查研究的能力、应对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三个方面则普遍给予较低的评价,表示很强和较强的比例仅在50%―60%。对使用新媒介的能力方面,业务主管和辅导员自身均给予较高评价,表示很强和较强的比例约为80%;而学生群体则给予较低的评价,表示很强和较强的约为55%,与业务主管和辅导员的评价差距较大。
  之所以出现上述评价的差异,我们认为对辅导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文化修养、工作责任心和主动性、心理素质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这些都是高校对辅导员工作一直以来所强调的内容,多年来重视的传统使得目前辅导员队伍这方面的素质和能力总体上比较强,也得到普遍的认可。但是,调查研究能力、应对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以及使用新媒介的能力则是近年来在新的形势下对辅导员工作新的要求,一些高校对于辅导员这些方面的能力素质的培训并没有及时跟进,从而导致这几方面的能力素质相对比较薄弱。
  3 现有的继续教育途径与辅导员的实际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辅导员及其主管部门均希望探索和实践继续教育专门化
  从调查情况来看,目前辅导员队伍中大多经历和接受过校内外相关部门和机构组织的培训,但各类培训显得比较杂乱无序;辅导员对于参加继续教育有着较为强烈的愿望和需求,但现有的继续教育途径并不能满足辅导员的现实需求。
  从辅导员参与继续教育的现状来看,在“你是否参加过有关继续教育和专门的业务培训”中,8.1%的辅导员回答经常参加,81.8%的辅导员回答偶尔参加,10.1%的辅导员回答几乎不参加。在“参加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的途径主要有哪些”的问题中,选择“学校组织的相关培训”占70.7%,“校外有关部门和单位组织的培训”占48.5%,还有43.4%的辅导员选择“在职学历学位学习”。在参加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的类型方面,辅导员大多参加学校组织的专题讲座(占61.6%)、学校组织的短期培训(56.6%)以及校外有关部门和单位组织的短期培训(54.6%)。
  从参加的态度来看,绝大多数辅导员回答参加继续教育培训主要是应学校及相关职能部门的要求而参加(占83.7%),选择自己主动参加的不足两成(19.2%)。辅导员对于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总体上比较积极主动,选择很积极主动的占25.3%,选择比较积极主动的占60.6%,但也有少量的辅导员不积极,甚至有个别辅导员表示能不参加就不参加。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深究。
  这样就导致如前所述的尴尬局面,一方面是目前 现有的辅导员继续教育的途径不能满足辅导员接受继续教育的现实需要,另一方面又是辅导员对现有继续教育成效并不满意。分析其中的原因,结合调查访谈,我们认为,对辅导员进行专门化的继续教育是必要和迫切的。这在问卷调查中也得到了印证,在是否有必要通过专门的渠道对辅导员进行继续教育培训的问题中,业务主管、辅导员自身和学生都认为非常有必要,其中,业务主管认为有必要的占100%;辅导员认为有必要的占97%,学生认为有必要的占80%。
  
  (二)辅导员队伍继续教育专门化的可行性
  1 国家、社会、高校对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已经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逐渐壮大,辅导员已经成为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维护高校和社会的稳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是保证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的力量。尤其是中央16号文件、教育部第24号令等文件相继出台,并强调指出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要采取有力措施,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自此,辅导员的工作越来越得到社会和高校的广泛重视和认可,辅导员队伍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为辅导员继续教育专门化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政策基础。
  2 高校相关师资和条件配备能保障对辅导员实施专门化的继续教育
  从我国高等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看,虽然并不是每一所高校都能够独立地举办高水平的辅导员培训班,对辅导员实施高质量的继续教育和培训。但是,如果从一个省市,乃至全国范围内来看,高校完全拥有足够的师资和条件,能够对辅导员实施专门化的继续教育。以长期举办各类培训居多的师范院校为例,据相关统计,我国现共有各类师范院校142所。师范院校在教育学、心理学方面多拥有较好的学科基础,在师资继续教育和培训方面也拥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师资力量。除此以外,还有国家“985工程”、“211工程”等重点大学,各省(区、市)还遴选建设了一批重点大学,这些重点大学一般学科齐全、师资雄厚、办学经验丰富,如果能够有效整合这些师资和条件,完全能够为各省市、各高校的辅导员队伍提供高质量的继续教育培训资源。
  3 现有辅导员继续教育专门化的框架已经初步建立
  在教育部的带动下,各地、高校开展实践探索,辅导员继续教育的基本体系和框架已初步建立。(1)从国家层面看,有专门针对各地高校辅导员骨干举办的“教育部高等学校辅导员骨干培训班”;(2)在省级层面,依托教育部确立的20多个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各省陆续建立了本地区高校辅导员培训基地;(3)在高校层面,部分高校除了外派辅导员骨干参加上级部门组织举办的教育培训外,还对在岗辅导员开展有针对性的辅导和培训,并主要集中于以下形式:工作交流例会、专题辅导报告、辅导员沙龙等;(4)在社会层面,随着辅导员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些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也参与开展辅导员工作相关的业务培训,比较热门的如心理咨询、就业指导等考证培训。这些培训多采取市场化的运作机制,由于监管不力,尚存在良莠不齐、质量参差问题。总体上,这种按国家一省一高校一社会分层次的辅导员教育培训基本框架建立起来,表明辅导员继续教育专门化的条件已基本具备。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继续教育专门化的进路
  
  (一)建立健全辅导员继续教育体系
  高校辅导员专门化继续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和社会的共同参与,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工作合力,努力构建融专业培养、系统培训、在职进修和社会化培训四位一体,相互补充的高校辅导员专门化继续教育体系。主要包括:
  1 学历教育体系
  应根据辅导员工作以思政教育为重点的国情和特点,探索建立以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管理等学科专业为依托,改革专业课程设置,建立以高校辅导员培养为目标的硕士和博士学历培养体系,提升辅导员的理论和学术水平。
  2 系统培训体系
  系统的辅导员培训体系应该包括岗前培训、日常培训、专题培训以及职业化培训等四种类型。
  3 专业学位教育体系
  专业化学位是一种非学历研究生教育形式。这种机动灵活的培养方式,比较适合辅导员的继续教育。无论是从专业学位的教育目标,还是从课程教学特点来讲,在职攻读专业学位应是辅导员继续教育的重点。
  4 社会化培训体系
  专业协会和社会培训机构是对辅导员进行发展性,培训的重要力量。要加强对专业组织培训的支持、指导和监督,发挥行业自律的作用,保证培训质量,使辅导员通过专业训练,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二)专门规划设置辅导员继续教育内容
  目前高校辅导员学历层次不一,专业学缘复杂多样,这决定了辅导员继续教育内容不能实行“一刀切”,而要注意整体普遍性与个体特殊性相结合、必修与选修相结合。
  1 坚持针对性与发展性原则
  针对辅导员的培养目标和工作特点,以促进辅导员素质提高和大学生健康成长作为教育目标,构建适应高教发展和辅导员发展的继续教育课程体系,从基础理论课程、专业理论课程和辅助知识课程等方面进行科学规划。
  2 合理编排教育内容
  辅导员的培训内容包括:(1)思想政治理论;(2)现代教育理论和网络教育技术;(3)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理论;(4)心理教育与咨询方法;(5)其他教育管理知识。
  
  (三)配备专门的继续教育培训师资队伍
  高校辅导员继续教育是学历后教育,其教育培训内容要突出针对性、新颖性、前沿性,这些特点要求继续教育的师资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掌握超前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具有前瞻性思想观念的教师。单就某一高校而言,目前这类师资力量尚显不足,高校辅导员队伍继续教育专门化需要从国家、省级层面组建高校辅导员继续教育“专家团”、“教授团”,为适应高校辅导员继续教育培训提供满足教学要求的高水平师资。
  
  (四)制定辅导员继续教育专项保障制度
  高校党政应高度重视辅导员继续教育和培养工作,克服“重使用,轻培养”的倾向,切实制定并实施高校辅导员教育培训工作的责任制、督查制、证书制、档案制和专项经费管理等制度,把辅导员的继续教育培训与职务评聘、晋级、晋升等挂钩,加强对辅导员继续教育的督促、指导、管理及考核,保障辅导员继续教育专门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三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2]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第三条),2006―07―23。
  [3]李卫红,抓住根本,立德树人,切实把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J],思想教育研究,2007,(10)。

推荐访问:进路 专门化 辅导员 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