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大一考试题【高校第一学期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改革的探索】

  一、引言      教育部规定,从2001年开始用5到10年的时间在中小学实行计算机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按此规划,全国各中小学相继开设了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其内容与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有许多重复内容,因此许多大学生在入学时就已经具备了许多计算机知识。这就给我们这些上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师提出了一个新问题;大学第一学期计算机课程究竟应该如何上?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对新生所学内容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当前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不能取消,但我们的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应该作相应的改革。
  
  二、对当前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
  
  1.精讲内容,强调知识的系统性
  在教学内容方面,我们没必要从头讲起。首先,应当帮助新生系统地总结中学阶段所学的知识,使其已掌握的计算机知识系统化、理论化,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其次,应当对新生中学阶段所学的知识进行查缺补漏。
  要精选教学内容,寻找一个合适的案例将新生学过的知识连接起来。以Word2000文字处理软件为例。笔者认为,学习Word2000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具备对一个包含文字、图形、表格的文档进行编辑排版的能力。由于学生在中学就已经初步掌握了文字录入与简单编辑、表格插入与简单编辑、图形插入与格式设置、页面设置等一些基本操作,我们不必重复,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讲解更深一层次的内容。如,公式对象的插入与编辑,邮件合并功能,剪贴画及图形的分解组合,论文中添加的脚注尾注题注,表格中利用公式如何进行计算等。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熟练地掌握Word2000文字处理软件,编排出图文并茂的版面来。
  2.将应用意识贯穿于各个基础模块中
  随着我们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各行各业对高等学校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文科大学生的要求已不再像过去那样只会单纯操作计算机就行,现在特别要求文科大学生必须具备使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教学、科研和日常生活中各种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要真正使大学生具有利用计算机从事本专业科学研究的能力,必须从计算机基础教育抓起,在基础阶段就处处突出应用的概念。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在讲课时要把应用意识贯穿在各个模块中,另一方面在设计作业时要设计出能够反映学生应用能力的综合性作业。
  计算机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也就是说,计算机课程是动手练会的,不是用耳朵听会的。传统的计算机实验只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验证,只学到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使学生的动手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了一定的锻炼和提高。但在知识的灵活运用上,以及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严重不足。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只会机械地生搬硬套,缺乏灵性和创造性,很难适应未来的实际工作。因此,要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必须转变观念,把应用能力的培养作为计算机实验教学的首要任务。在设计计算机实验时应力求设计一些与人们日常生活有密切联系、学生感兴趣的实验(作业),并且要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难度,而不是课本设计好的现成实验。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加大考试中应用型试题的比重,科学考评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传统的考试为了确保低淘汰率,考试的内容离不开书本,离不开教师讲授的内容,甚至离不开平时训练的题目。这样的考试只是促使学生在考前强化记忆一些死的知识,即使考了八、九十分,也不能保证有较强的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因此,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考试除了对最基本的知识进行上机理论考试外,更重要的要考查学生的实际操作应用能力和遇到新问题时的应变处理能力。科学的课程评估体系,不但能客观的评价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程度,而且还能评价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在考试内容上,不仅要考查属于知识记忆性和技能技巧性的内容,还应包括一定比例、没有标准答案、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以表现学生综合应用和创新能力的题目。这样学生就会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培养自己这方面的能力。在考试形式上,应以上机考试为主,其他考试为辅。
  4.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过分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常常导致以“教”为中心,教师将教学内容讲的很细、很全。学生只在课堂作缺乏思考的笔记或根本不记笔记,课堂沉闷,缺乏活跃的学术气氛,这样很难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会养成学生学习的惰性,即使有些不懂的问题也懒得去思考,一切等着老师给结论。有的计算机教师在上课时,无论是嘴里讲的,还是屏幕上演示的,从章节标题、内容乃至例题都与课本上完全一样,学生听得索然寡味、昏昏欲睡。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为改变这种状况,笔者在担任这门课的教学时,尝试着让学生在预习的前提下,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让班里的其他同学来回答。课堂气氛活跃了起来,还出现了就同一个问题发生讨论的情况。教师则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讲解。这时全班同学聚精会神聆听老师讲的每一句话,有些同学在听讲的过程中不时举手提出一些问题和教师讨论。通过这样使学生逐渐从“要我学”变“我要学”,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到了落实。教学效果也明显提高。
  5.倡导启发式教学,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无数事实表明:学校无法为学生的一生准备一切;学生一生所用的知识绝大部分要靠自学来获得。学习将伴随人的一生。古人云:“授人以鱼,莫若授人以渔。”学生掌握计算机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更为重要。计算机专业教师上课时除了传授课程的基本概念、常用的一些操作外,还要讲清楚“问题是什么”,“问题的背景是什么”,“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什么”,更要启发学生掌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得学生懂得如何面对新问题以及如何去寻求适当的方法和途径解决新问题。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身”,要提倡“精讲多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好引导作用,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去学习、思考、体会,要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能够自己通过思考或寻求合适软件的帮助系统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即教师用不多的时间演示令学生感兴趣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自己摸索、学习去完成相关实例。另外,注重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学得比较扎实,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获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总结
  
  简而言之,计算机基础教学是一门科学,有很多的知识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索。我们一定要努力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水平,不断加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不断创新,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增强学生走入社会的综合竞争力。

推荐访问:教学改革 第一学期 公共课 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