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课堂互动与探讨_历史教学核心期刊

  摘 要: 历史教学互动方式有多种,可以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材、学生与教材的互动来进行。学生是互动的第一要素,教师的素质是互动的根本保障,合适的选材是互动的关键。
  关键词: 历史教学 互动 学生 教师素质 选材
  
  在轰轰烈烈的新课改中,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渗透,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一直并将永远是无休止的话题。从“填鸭式”、“理论式”、“灌输式”教学法到“启发式”、“案例式”教学法再演化到时下的“互动式”教学法,如今的互动式教学法似乎已成为一种时尚与必需,应用于全国大江南北。互动式教学法,也许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春天。
  多年来,大多数的教师在课堂上程度不同地使用了“互动式”教学模式。那么,究竟什么是“互动式”教学法呢?“互动”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方法。互动式教学法也可称为互动式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合适的教学选材,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
  就历史教学而言,互动式教学法的运用与推行,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培育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其现实与深远的意义。同时,也可将教师从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模式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影响教学互动的第一位要素是学生的特征,关键的因素是教师的素质,教材的选取也是重要的因素,如果教材内容量过大,就没有互动的时间。
  
  一、学生的因素是互动的第一要素
  
  历史课的概念、原理、观点往往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而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抽象思维能力、社会生活阅历等原因又带来了理解上的困难。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在实施历史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方法应新颖有趣,不仅要把学生的学习由“学会”转为“会学”,还要让学生从“要我学”转为“我要学”,使得学生“愿学、好学、乐学、勤学、独学”,开发学生在没人要求的情况下自主学习的本领,使其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为只有具备学习能力的人,才能进行终身学习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适应二十一世纪发展的需要。
  认知心理学强调学习的内部动机,但也十分重视学习的外部动机。学习者不可能在任何时候对学习内容都感兴趣,所以对于学习者,尤其是少年儿童,教师应适当增加一些口头和书面的表扬、鼓励和奖励,逐渐增强其学习的内部动机。应当认识到:如果只依靠内部动机,那么,一旦学习的目的达到,学习者的需要就可能衰弱。如果同时注意对外部动机的引发,学习者就会有足够的力量。
  
  二、过硬的教师素质是有效运用互动式教学法的根本保障
  
  一个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历史教师应尽可能涉猎更多的学科知识,如艺术鉴赏、历史地理、历史美学、历史心理学、历史统计学等。
  语言表达能力对一个历史教师来说很重要。历史语言强调教学语言的直观性,对主要事件要叙述得鲜明、生动、形象、吸引人,这都有赖于历史教师的口头表达能力。为什么有的历史教师讲课水平高?除了他的理论与专业方面的根底扎实之外,语言文学素养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历史几乎涉及人类活动的一切领域,因此,历史教师应当有较广博的知识,较高的文化素养。
  如果一个教师谦逊、博学且又善于教学,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被大大地激发出来,就会愿意学习。另外,教师要将自己造就成值得推崇的模范,要用自己的人格影响学生的人格的发展和形成,用自己的性格去培养学生的性格。因为品质优秀、素质良好的教师是一种最有力的教育手段。
  教师要讲清每个时代的历史,要引导学生学懂弄通历史,就必须掌握各个时代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各种思想流派。这是很不容易的。不懂哲学,就很难讲清中国的“诸子百家”,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不懂经济学,也讲不清凯恩斯、罗斯福。历史教师要学哲学、学政治、学经济,只有这样,才能讲通一些专业史,才能将历史当科学来讲授。
  历史教师还应该学习科学技术常识,讲不清科技发展史,必讲不清当时的生产发展情况,也讲不清与生产发展相关的其他历史现象。历史教师对此缺乏必要的了解,就会出现知识性错误,甚至闹出笑话来,反之,历史教师具备科技方面的素养,将会使课讲得更生动、更具体、更准确。
  互动式教学法的概念很大,在课堂上如何实施和组织,需要教师事先很好地设计,还要较为准确地估计出学生的接受能力和配合意愿。学生作为教学的认识主体,其认知水平、行为能力是不完善的,是处于不断成长、发展过程中的主体,因而,学生还难以独立地充当教学的认知主体。因此在承认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应充分认识到学生主体的非完备性,注重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做好课前动员,明确授课方式,对授课内容,特别是具有交互性的内容要拟定较详细的提纲,进行提问、讨论、启发的问题要难易适度,时间安排要有计划性。课下还要有意识地与学生交谈、答疑,使互动式教学设计有的放矢,更具有针对性。
  
  三、合适的选材是互动式教学法的关键
  
  教师要利用教材但又不能完全拘泥于教材,在选择教材内容时,要把历史学习和生活经验相结合。教师可以通过采访、个人访谈或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学生所敬佩的人、所喜欢的历史事件。了解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和技能基础及其感兴趣的话题后,教师再做进一步的迁移,将教材中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有利于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同时也能帮助学生用所学知识去处理日常生活的实际问题。
  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巧妙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媒体,丰富学生的视听形象。教学媒体包括录音、录像、挂图、投影、电脑等教学手段,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起到调节情绪、设置氛围、引人入境、诱发联想的课堂功效。例如:在学习《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这一课中,为了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郑和下西洋的壮举,编辑部分录像,在学习《“万方乐奏有于阗”》中,选取六个少数民族的服饰彩色打印出来,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互动式教学的实现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基本理论知识的传授,互动选材的给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互动行程,教师的点评与课后的反思。在以上几个方面中,至为重要的最能显现课堂教学特征的是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行程。对此,有很多人提出很多不同的建议与意见。在互动选材给出之后,有人提出――由教师逐一提问然后由学生做出回答;有人提出――将学生分成两组进行辩论;有人提出――由学生自由发言自由辩论;有人提出――由教师给定选材再由学生预热择日进行课堂互动,等等。但是,无论采取何种互动模式,均必须符合教育规律。既要考虑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又要考虑选材的展开深度与广度,同时还要兼顾学生的互动激情。中小学教学互动的选材与互动模式当然有别于大学教学互动的选材与互动模式;简而言之,量体裁衣地选用互动模式才能确保教学互动流程的顺畅,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绪,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品位。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课堂互动方式多种多样,教学时不可能也没必要每一种方式都用到。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组织互动,要科学地组织互动,才能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才能达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魏授章.历史课堂教学艺术.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2]张保华.中学历史教学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白月桥.历史教学问题探讨.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4]周香.创新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J].当代教育论坛,2003.5.

推荐访问:互动 课堂 历史教学 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