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化”:高职校校园文化的重要元素_高职 校园文化 建设

  摘要: 高职校的学生将面临着现代企业的选择。要使他们毕业后能快速地适应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自然地融入现代企业文化之中,并成为现代企业文化的倡导者和建设者,这就要求高职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引入企业文化的理念,建设为企业服务的“技术型”的具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
  关键词: 校园文化 高职校 企业化 必然性
  
  校园文化,是一种以学校校园特定环境为背景的学校文化精神和氛围,它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校校园文化就是高职校师生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学校各个层面所创造、积累并共享的,以反映师生共同信念和追求的校园精神为核心,具有高职校校园特色的一切物质形态、精神财富及其创造形成过程。高职校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办出自己的水平,必须塑造有自己特色的优秀校园文化。那么,高职校究竟应该建设什么样的校园文化呢?高职校不应该建设像普通高校那种“学术型”的校园文化,而是应该建设一种与企业文化融合的校园文化,即为企业服务的“技术型”的校园文化。
  
  一、高职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必然性
  
  1.是由高职校自身特点决定的。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职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高职教育也成为高等教育层次中发展得最快的一个部分。但是长期以来,由于认识上的不足以及自身发展的先天不够,高职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一直在模仿一般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建设像普通高校那种“学术型”的校园文化。其实,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教育类型。高等职业教育比普通高等教育更贴近市场,更贴近企业,与企业、市场有更加紧密更加全面的联系。因此,高职校应该有不同于普通高校的,更贴近市场、贴近企业的校园文化。同时高职校是培养、造就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摇篮,是培养生产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的摇篮。这些“技术型”人才组成企业人才金字塔的中部和底部,是企业人力资源的基础,也是形成企业文化的基础。因此建设企业化校园文化是实现高职教育目标,为企业培养基层人才的需要。
  2.是高职教育及学生就业的需要。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企业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说,高职教育就是一种就业教育。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是否有较高的就业率将决定高职校甚至整个高职教育能否生存和健康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很多高职校主动适应社会、适应市场,提出了让毕业生“零距离”就业的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要真正实行“零距离”就业的目标,除了学生知识、专业技能等的“零距离”,更重要的还应有价值理念的“零距离”,要让学生就业后能很快地认同和接受所在的企业文化及价值理念。因此,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应融入企业化元素,让学生在校时就能受到先进企业文化的熏陶,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良好对接,这样才能把高职学生培养成具有守纪、勤奋、诚信、合作、创新等优良品质的受企业欢迎的人才。
  3.是实施校企联合和产学研结合的需要。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企业要和职业学校加强合作实行多种形式联合办学,开展‘订单’培训,并积极为职业学校提供兼职教师、实习场所和设备,也可在职业学校建立研究开发机构和实验中心。”事实上,校企合作对于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办学是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这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属性决定的。世界上发达国家职业教育与企业的合作已成为一种普遍形式。无论日本人说的“企业眼中的教育”,还是德国人说的“企业手中的教育”,都说明了这一点。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更是这方面的先行者。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工厂”是校企实现无界化合作,较好地将企业文化融入学校的一种教学模式。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呈蓬勃发展之势,各高职校都在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有特色的高职教育发展之路,经过多年的探索,总结出了一些符合我国国情的办学经验:走产学研结合的路子,就是一条大家公认的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实施产学研结合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开展校企联合。在高职院校建设企业化校园文化,不仅适应了校企联合和产学研相结合的需要,而且会有力地推动校企联合和产学研相结合的深入发展。
  
  二、高职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1.学校层面必须加强引导和重视,完善相关措施与机制。
  首先,学校党委和行政要高度认识高职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重要性,将其提到学校工作的议事日程,并使之与学校党政工作和校风学风建设有机结合。领导要带头,使企业化理念深入人心。其次,要建立和健全相关机制,从设施、政策、组织、队伍、观念等方面入手推动学校与企业的联系,要像现代企业塑造企业文化一样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最后,要靠全体师生员工的行动,使这种新理念的校园文化的精髓深入到每个师生员工的心灵。
  2.在融合中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校园文化活动的主体是学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角地位,在种种实践活动中,使学生逐步学会自我管理,不断增强自主、竞争的意识,提高独立生活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如勤工助学、暑期学生“科技”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课外科技学术立项活动、学生创业大赛活动、校园文化艺术节、电脑文化节、体育运动会、社团文化节等节庆活动的开展,都是为学生获得社会经验、适应社会与企业环境而开辟一条新的成才渠道,通过校园文化活动中担任不同的角色,学生逐步积累对企业文化的体验,这对他们今后担当起完全的、正式的社会角色以及走上岗位后迅速融入企业,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3.以活动为载体。
  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中介和载体。校园文化建设是通过活动来完成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效也是通过活动来体现的。开展融入“企业化”元素的校园文化建设也不例外。学校可以大力开展诸如“职业生涯设计”、“专业技术指导委员会”、“企业杯”技能大赛等系列建设活动,举办各级技能鉴定、企业发展状况报告、创造发明大赛、科技作品大赛、创业计划大赛、成果展览等,这样既可锻炼学生的实际能力与参与意识,又提升了校园文化的品位,而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
  4.必须加强协调,防止两个极端。
  在开展融入“企业化”元素的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防止走向两个极端。一是以为校园文化建设只是企业性的活动,忽视了学生身心特点;二是认为与企业联系就是企业性文化,脱离学校和企业的具体实际。高职校的“校园文化”,应注重营造一种像企业一样的技术氛围,坚持以技术教育为主导的办学思想。教育资源配置、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教育教学手段、考试考核及校园文化活动等诸方面都要体现技术教育的特点,应以实训基地建设、“双师型”教师培养、开发技术学科的课程体系等为重点。尤其在校园文化活动方面,要以营造学技术、练技术的学习氛围为主题,践行“技术自强,技术创业”的教育思想,广泛开展技术型、能力型活动。
  
  三、无锡机电高职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际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较于以往来说,无锡机电高职校目前的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凸显了企业化、技术型特点。学校几年前就成立了招生就业指导办公室,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对学生的就业创业活动予以专门指导;成立了科研产业处,专门突出学校的就业竞争性和技能竞赛性,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日益受到重视。每年一次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拉近了企业与学校的距离,使学校能进一步了解企业对人才与技术的需求;“国盛”、“华阳”等冠名班的成立和冠名活动的开展使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进一步对接,使学生在校就能“零距离”地了解社会和企业。此外,各系部也相继组织了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性文化活动,如“托普”杯辩论大赛关于就业与创业的辩论,“国盛”杯职业生涯设计展示等,营造了学技术、练技术的校园氛围。但无可否认的是,无锡机电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企业化、技术型的份量还不足以和文体娱乐活动相抗衡,校园文化活动的主阵地仍是培养兴趣、满足娱乐的文体活动,如体育节、宿舍文化艺术节等,这一点也可从学生社团,如繁星编织社、廖雨轩文学社等的活动中窥见一斑。由此笔者认为,无锡机电高职在今后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加重企业化校园文化活动的比重,使无锡机电高职的校园文化能向更高的层次和水平发展,也使无锡机电高职的校园文化活动能更好地为无锡机电高职的人才培养提供更多有效有利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杨全印,赵中建.我们是这样研究文化的[J].上海教育科研,2005,(6).
  [2]曲东华,张健.从企业文化到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前沿,2005,(6).
  [3]雷久相.试论高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互动与融合[J].教育与职业,2006,(3).
  [4]夏鹂,杨必林.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天府新论,2004,(12).

推荐访问:企业化 校园文化 职校 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