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感悟中亲近数学 在研究中理解数学]亲近自然的内心感悟

  随着港城经济和地方教育的发展,我们学校最近几年先后“引进”了几名外国小朋友来校就读。在教师眼中,这几个“小老外”个个活泼好动、聪明可爱。尤其去年五(1)班转进的来自英国的小朋友康可(中文名),他在中国已经生活了几年,是个地地道道的中国通。由于“打造双语”的需要,康可积极地参加了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如“双语艺术节”、“童梦节”、“六一儿童节”,甚至在升国旗中双语主持活动中都能大显身手,可谓占尽了风头。
  然而即便这样,他们却无一例外地出现语文数学成绩跟不上班,是班级学生公认的“差生”。这是为什么呢?如果是语言不通,那康可可是个“中国通”呀!至少数学成绩不应该很差吧?据说在许多美国小学就读的中国小朋友大多出类拔萃,而且连连跳级。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我们的数学教学更多重视对基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感悟和理解,囫囵吞枣;重视对基本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应用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学而不思,思而不研。要改革数学教学,就必须加强学生对数学的感悟和研究,那么如何让学生在感悟和研究中亲近数学和理解数学呢?
  
  [案例1]:“错误”――在反思中感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取得良好教学效果,会别具匠心地设计一个“思维陷阱”,促进学生的认知,激发学生的心理矛盾和问题意识,推动学生主动建构的发展。如:教学一年级上册《统计》一课。教师在教学例题前,出示了8朵红花、7朵黄花和5朵蓝花,并将它们随机摆成一排,让学生很快说出红花、黄花和蓝花各有几朵。
  生1:红花8朵,黄花7朵,蓝花4朵。
  生2:红花8朵,黄花6朵,蓝花5朵。
  生3:不对,红花8朵,黄花7朵,蓝花5朵。
  师:为什么有的同学会数错?
  生:没有认真数,没数清楚。
  其他同学都点头表示同意。
  师:还有其它原因吗?
  生:小花摆得比较乱!很容易数错。
  师:说得好!那怎样才能不乱呢?
  生:整理一下。
  师:怎样整理?
  生:把同一种颜色的的花排在一起。
  [反思]:“统计”不仅仅是教会学生统计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和体会统计的意义,即“能从统计的角度思考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产生初步的统计意识。为此,教材创设了“大象过生日”的童话场景,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动物聚会的情境提出问题,体现生活里需要统计,以便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由于场景中的小动物排列比较乱,让学生感受到数起来很麻烦,从而产生“分一分”、“排一排”的需要(即统计的需要)。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各种小动物数量少,加上学生为了显示他们“火眼金睛”,很快就数出各种小动物的只数,并没有自觉地产生统计的需要,而是在教师的“强导”之下完成的。本课,教师改用创设“数小花”的情境,由于数量增加了,加之让学生快速数出各种小花各有几朵,学生在跃跃欲试中很容易“忙”中出乱。再通过“为什么有的同学会数错”的追问,引导学生对“错误”进行反思,激起学生强烈的认识冲突和求知欲望,使之有了分类整理的迫切需要,让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而有所得。在顿悟中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和探究意识。在这里,“错误”的价值不再是仅仅教学生如何去“纠错”,而是“话”锋一转,引导学生对“错误”进行反思,探究其产生的根源,鼓励学生大胆地从客观的角度去分析错误,进而使学生从“统计”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所以学生的求知欲望是自发的,对数学的感悟是自觉的。
  [案例2]:“风波”――在亲历中研究
  在2005年第二学期小学五年级数学期末试卷上设置了一道“数学与生活”题:童童是个爱劳动的好孩子,星期天他帮妈妈做饭,时间安排如下:
  
  6.5分钟 1.5分钟 4.5分钟 18分钟 10.5分钟
  童童一家怎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吃上饭?可以用计算、排列、叙述、说明等方式来解答。
  此次考试实行全区统一阅卷,我有幸参加了这次阅卷工作。可是,当我们改到这一题时,却着实犯了难:此题该如何量分呢?我们立即看了看“标准答案”,上面写着:23分钟,写出优化过程的加1分。而此题满分是4分,“标准答案”中并没有给出具体的量分尺度。在座的几个教师立即争论起来,纷纷发表自己的“高论”。有的说:“算出23分钟的才能得满分,没有计算或算错结果的最多得一半分。”并且强调:解决问题就得需要计算,不计算还能叫数学吗?有的则不以为然,指出:“该题并没有说一定要采取计算的方法,只要学生把顺序排对,就应该给满分。”可是有的说:“如果有的学生顺序排对了,可是计算错了,该怎样量分呢?”争论很长时间,仍然是各执己见,未能达成共识。最后还是我们几个负责批改的教师“独断专行”,凭着“感觉”去量分了。
  且不说教师是怎么改的,再看看学生的解答,更是差强人意。只有少部分学生排对顺序,能计算出结果的更是寥寥无几。许多学生根本就没有弄清题目的意图,答案可谓是五花八门:有的学生说,只要缩短每个环节的时间,就可以更快地吃上饭了,并且按照自己的设想重新列举了时间;有的学生说,要把菜多“泡”一会儿,这样吃起来卫生;有的学生说,我左手洗菜,右手淘米;有的学生说,我光吃饭,不炒菜,这样就节省时间了;有几个学生大概是怎么也没看出来,干脆直接写道:“我认为,不管怎么做都一样,反正时间不变。”
  [反思]:有的教师在事后感叹道:这种题型平时练得太少了。笔者则不以为然。我们不妨思考一下出题者的意图:从知识层面看,作者要考核的是学生的统筹思想;从能力的层面看,作者主要是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即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不仅仅要看学生回答得是对还是错,还要关注哪种方法更合理,更具有优化的思想,更要关注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一味地课堂训练只能锻炼学生的解题技能,只能让学生在定向思维的道路上越走越窄,“自古华山一条路”,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呢?“实践出真知”。因此,我们必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营造研究和起疑、探疑、解疑的氛围,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真正地发现问题、理解数学。鼓励学生进行数学课题研究,给学生研究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研究热情。
  中国有句中古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鱼”讲的是灌输书本知识,读“死书”;“授人以渔”讲的是培养人的能力,教人做学问做研究的方法。做“研究”,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组织研究材料和运用研究方法的能力,同时也能在研究中学到书本和实践中的知识。然而在应试教育的制约下,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采取初级阶段打基础,高级阶段才做学问的策略,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造能力是“培养”出来的。既是培养,就应该从小开始。我们应该努力为学生营造研究的氛围,给学生感悟数学的空间,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思维的独立性,为祖国培养出更多的应用型人才和创造性人才。

推荐访问:数学 亲近 感悟 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