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环境下《大学英语》课程质量评估体系初探_

  摘 要:在《大学英语》普遍采用多媒体和网络辅助教学的环境下,传统的、只重视反映学习结果的终结性评估受自身缺陷限制难以对自主学习环境下的该课程实施有效的评估。《大学英语》评估体系应为形成性和终结性相结合的多元化教学评估体系,通过学习者的自我评估、生生评估、小组评估、师生评估等评估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全面的综合考核。终结性评估是检测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发展程度的重要途径,实施教考分离和校级联考有利于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体现考试对教学的反拨作用。同时,在自主学习环境下也将尝试新的教学业绩考核办法对教师进行评估,以期真正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大学英语 自主学习 形成性评估 终结性评估 教考分离
  
  引言
  
  课程教学评估,是指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规范标准,通过对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等教学情况的系统检测与考核,评定其教学效果与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并做出相应的价值判断以期改进的过程。课程质量评估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体系的重要环节。建立一套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教学评估体系对于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至关重要。它既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也是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手段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教学管理职能部门对教师教学绩效考评的重要手段。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等现代教学手段已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对基于多媒体和网络的英语教学模式的探讨已经引起教育界和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然而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如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以及对于教师的教学绩效进行评估,却尚未有良好的模式可循。
  以往,作为一项由“国家教育部高教司”主办的全国性考试,具有高效度和高信度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一直是测试学生英语能力的“试金石”,2005年教育部高教司正式提出实行大学英语四六级新题型,同时也正式宣布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和学生的学位脱钩。参加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也成为学生的自愿行为,这就宣告了原先大学英语学习成果终结性评估体系已被打破。
  同样,以往学校在新生入学时,按照专业自然班对学生进行编排,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新生入学时,学校或二级学院的教务管理部门往往按照学生的高考成绩对各个班级进行初态排名,而将四六考试成绩作为另一项标准在课程结束时对班级进行末态排名。这两项排名的对比和浮动,将作为学校考核和衡量教师业绩的重要指标。四六级考试成为学生的自愿行为后,这项成绩也完成了其考核教师教学绩效手段的使命。
  在这样环境和背景下,如何建立一套公平客观而且缜密的课程评估体系,就成为研究者、学校决策者、教务工作管理者以及教师共同探讨的课题,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1 形成性和终结性相结合的多元化课程质量评估体系
  
  在大学英语普遍采用多媒体和网络辅助教学的环境下,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基本上是自主的、协作式的学习。在这种新形势下,传统的、只重视反映学习结果的终结性评估受自身缺陷限制难以对网络化自主学习和教学过程实施有效的评估。用这种单纯的终结性评价模式会导致信度和效度上的偏差,不能对大学英语教学产生良好的后效作用。本文提出的大学英语评估体系是基于教师课堂授课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形成性和终结性相结合的多元化教学评估体系,通过学习者的自我评估、生生评估、小组评估、师生评估、系统评估等评估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全面的综合考核。
  1.1 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估
  形成性评估模式以学生的平时学习表现为衡量对象,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成绩做出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其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其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形成性评估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语言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习过程的全面和主动性监控成为可能,同时也使得学生成为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自主学习者。形成性评估是一项综合性的评估,它不但是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全面的、连续性的评价,更是对学习者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的评价。形成性评估至少应该包含以下内容和手段:
  1.1.1 建立学生网上学习档案
  在网络课堂中,学生可以建立网上学习档案,以纪录自主学习过程和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反映学生自主学习效果。该档案可使学生看到自己的成长,使教师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为教师评价学生的自主学习成果提供比较准确的信息。网上学习档案是基于学生的日常自主学习,弥补了常规终结性考试看不到过程的缺憾。通过网络建立网上学习档案与记分机制,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灵活性和主动性。不但使教师有效了解和监控学生的学习情况,也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情况与学习方面的优缺点,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1.2 学习行为的评估
  语言教学中,学习者的学习行为也应该作为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学习者的行为测评包含学生的课堂活动参与度和效果、课外语言活动项目的参与度的评定。教师通过课外活动纪录、网上学习档案、作业提交情况、访谈等形式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进行观察、评估和监督。同时,教师也要利用课堂教学和面授的机会对学生的课堂参与和主动性以及合作学习进行评估。如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模拟表演、课本剧、小组互评、辩论等活动对学生的参与和语言水平进行评价。
  1.1.3 学习者自我评估
  课程质量评估应该是所有参与者共同构建、全面参与的,被评估者应该有机会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教师应该让学生对自己的阶段性成果进行自我评估,这样的动态评估能促使评估对象不断自我调控、自我分析和自我完善,同时也能为教师评估学生的成绩提供一定的参考。学习者自我评估还包括学习小组成员的互评,小组间的互评等等,力争从多角度,客观公正了解和评价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表现。
  形成性评估具有评估功能的发展性、评估价值取向的多元性、评估对象的参与性以及评估结果的激励性。形成性评估有助于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郭茜,2004)。
  1.1.4 阶段性测试
  对于学生的学习结果,教师应该进行阶段性测试。阶段性测试可以采用多种评估方法,综合评价学生的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和翻译等多项能力。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在线测试的优势,将教学内容放在在线测试程序中,由计算机或计算机与教师共同对测试结果进行评估。这样将大大提高作业和测试批改的效率。而多次阶段性测试的结果,将成为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过程对各个阶段的测试成绩赋予递增性的权重,对学生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使得学习基础稍差而进步较快的学生也有机会得到较好的评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2 学习成果的终结性评估
  形成性评估作为教学手段和课程学习评估手段,有着终结性评估不可比的优势。但是,如果以这样的评估体系来替代大规模终结性测试,又存在着严重的隐患(M cGaw et al,1984)。如师生关系可能对不同学生评价有偏见,不同的评价项目和权重给学生总分可能有完全不同的结果,不同的课程之间,任课教师之间,学校之间标准不同(曹荣平等,2004)。
  终结性评估是检测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发展程度的重要途径,也是反映教学效果以及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简单的说,终结性评估主要为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和水平测试。在四六级考试这项重要的指标失去其原有的作用后,便需要教师和教学管理者共同设计出一套符合本校特点的评估体系。这既赋予各高校自行组织评估体系的权利和自由,但同时也是对于高校的一项挑战。如果高校评估体系本身存在缺陷,比如因为试卷设计的科学性与综合性、考试组织的严密程度、主观题阅卷的信度、可操作性等方面存在缺陷,而导致大学英语考试结果缺乏真实性和可信度,尤其是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得不到考察。这样的考试,在很大程度上引导学生只重视支离破碎的语言知识的记忆,而忽视了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由此也使评估失去其应有的反拨作用。
  1.2.1考教分离
  作为一种现代教学管理手段的教考分离,一改常用的“教考合一”的传统做法,把教学与考试分开来,即将过去的某一个课程由任课教师自己授课、自己命题、自己评分的做法,改为由教学管理部门组织教学经验丰富的非任课教师依据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命题,利用计算机技术合成试题库,于考前随机抽取一份,统一考试,统一评阅试卷,以达到检查教学质量的目的。试题库中的命题内容应该涵盖面宽,题型丰富,既要能够客观地检测学生的语言水平,又要能检查学生对本阶段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既要能考查学生的读写译能力,又要能体现学生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同时试题库中的命题要经过资深教师和相关专家的严格把关,保证试卷的信度和效度。教学管理部门也应该把好关,切实做到教考分离,保证考试的公正性。教考分离可以避免任课教师自行命题而可能造成的试卷主观性、甚至人情分、学生成绩中的泡沫成分的出现;避免了“教考合一”类考试可能造成教师课堂教学的随意性;它会扩大考试的反拨作用,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使他们不拘泥于任课教师划定的“重点内容”,促进良好学风的树立。
  1.2.2 校际联考
  有条件的地区和院校,可实行高校间“教考分离”,即校际联考。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和结构的调整,在高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联合办学、高校扩招量的急剧扩张之后,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步入“大众化教育”的今天,发展高等教育的立足点已逐步由追求“规模效益”转向追求“质量效益”,强调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根本所在,要重视教学管理,要“通过建立试题库、统考统测、校际交换考试等方式,在有条件的专业和学校积极推进教考分离。完善教育教学质量监督体系。”(《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2007年5月)
  《大学英语》课程是全国普通高校非英语专业的必修课程,各高校一般以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为蓝本,结合各高校自身的特点,制订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但是差异一般不会太大,实施联考的各高校可以综合各参与院校的教学大纲讨论编制切实可行的大学英语各级考试大纲,统一教学要求。其次,现在为大学英语开发的教材虽然比较丰富,但是主流的教材数量并不多。高校普遍使用的教材一般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如外研社的《新编大学英语》、《新视野大学英语》,外教社的《大学英语》(全新版)等。使用教材的统一性为不同学校的教师能共同探讨教学内容,制订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实施联考成为可能,统考结果也更具可比性,继而彰显了“教考分离”的反拨作用。
  总而言之,通过形成性评估可以评价出学习者的语言学习和进步的过程。学生个体的语言基础和习得能力是有差异的,而形成性评估给每个学生提供一个公平的舞台,他们的每一份付出和努力都会得到评价和认可;同时形成性评估将有效遏制一些学生平时不用功,考前突击,甚至考试作弊的现象。
  客观公正的终结性评估也是必不可少的,它评测学生的语言能力,使学生能清楚了解自己的语言水平,也使教师能及时了解教学效果。我们提倡,大学英语的教学评估应该采用形成性和终结性相结合的教学评估体系。需要指出的是,以合理的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的比例而最终形成的大学英语课程评估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际语言水平和教师的教学投入和教学效果。鉴于两种评估的同等重要性,应该在评估体系中占有相同的权重。
  
  2 形成性和终结性相结合的评估体系对教师教学绩效考核的作用
  
  教师是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估者;同样作为教学一部分的教师也要接受教学管理部门和学生的评估。
  对教师进行评估的目的在于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倡导敬业精神。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估应该是多维度、多元化的。高校评价教师教学绩效的方式不应该单纯地看其授课班级的期末考试或者四六级考试成绩的高低和排名;也不能把学生对教师的“学评教”①作为对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的唯一依据。
  在计算机和网络辅助教学中,学生的网络学习档案、学生对课堂的参与、网络课堂的作业批改量和效果,除上课以外教师投入的辅导时间、教师是否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等都可以为教学管理部门评价教师提供重要依据。如上所述,个体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异的,作为个体组合的教学班之间的英语水平也有所不同,这样靠学生的一次考试衡量教师的教学效果显然是不公平,而形成性和终结性相结合的评估模式是把教学过程和结果作为共同衡量的标准,是评判教师教学绩效的较为客观的手段。
  同样,测试是对教学双方的检查和监督,有助于加强教师工作责任心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测试结果是探索语言教学规律,研究语言教学的重要资料。采用教考分离、计算机合成试题库的方式以及校际联考可以保证考试和考核的公平性。教学管理部门可以根据学生的入校成绩和各个阶段的终结性评估成绩差异进行排名,它将成为评估教师教学绩效的一项参考。教考分离和校际联考一定程度上检验教师的教学情况,促使教师认真执行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减少教学过程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加强教风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基础知识扎实、应用能力强的各类人才。
  
  3 结语
  
  在基于计算机和网络课堂的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中进行的教学评估不同于传统的测试,它将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结合起来;它在学生、教师、教务管理部门共同参与的前提下,采用多元评价的评估手段,有利于促进教师和学生教学相长,而且对于整个教育体系和社会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高等院校以及大学英语教师都必须高度重视教学评估对于教学和学习的反拨作用,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教学评估进行充分的研究,以促进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真正提高大学生的英语接受能力和应用能力。
  
  注释:
  ①“学评教”为一些高校在每学期末一门课程结束时,由教务管理部门组织的,学生对于任课教师的教学效果、教学内容、教学态度、作业情况、总体评价等方面以匿名形式所进行的评估。
  
  参考文献:
  [1]M cGaw B et al,Assessment in the Upper Secondary School in Western Australia [M], Perth: Ministry of Education,1984.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7.
  [3]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浙政发[2007]29号,2007:5月.
  [4]曹荣平,张文霞,周燕.形成性评估在中国大学非英语专业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J].北京:外语教学,2004,(5).
  [5]郭茜.利用形成性评价促进大学英语教学中学习者自主性的培养[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2).

推荐访问:初探 大学英语 自主学习 评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