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的必要性【论领导决策机制现代化的必要性】

  摘 要:随着现代社会日益发展和管理活动日趋多样化、复杂化,各级领导所面临的决策任务也越来越艰难繁重。领导者不仅要改善自己的决策思维,使之逐步从经验转向科学,而且还要努力实现决策机制的现代化。
  关键词:决策机制 现代化 必要性
  
  所谓决策机制是指决策过程中各项职能、特性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决策过程是组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只有它的各项职能相互协调、密切配合才能实现决策目标。相对于传统的决策方式,科学决策就是要求领导者在科学的决策思想指导下,按照科学的决策规律,遵循科学决策程序,运用科学决策方法进行正确决策。
  
  一、决策思维必须现代化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深化了人们的实践活动,领导决策的复杂性也随之提高。决策者必须具备现代思维品质,必须从经验型向智能型转化,决策组织也必须转化为知识型组织。近代以来,人们发现管理决策工作有其客观规律性。人们通过长期实践,积累经验,探索到这些规律性,就按照它的要求建立一定的理论、原则、形式、方法和制度。泰勒写道:“只有通过对应用的一切办法和工具进行科学的研究和分析,并结合准确、精密的动作研究和工时研究,才能发现和发展决策的最佳办法和最佳工具。这就意味着通过机械工艺逐步以科学替代单凭经验的办法。”[1]决策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然而,“理性只是一种行为方式。它适合实现指定目标,而且在给定条件和约束的限度内”。[2]所以,人们一致认为,决策中寻找的并非是“最大”或“最优”的标准,而只是“满意”的标准。这只能说明,决策问题本身是复杂的,影响决策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在思维方法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作为决策者必须使决策方案达到决策目标,符合价值准则,这是决策的准绳。否则,准则失当,决策就可能南辕北辙。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指出:“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3]这说明了决策的最高检验标准是绩效,而确定价值准则的科学方法是环境分析。决策者需要充分掌握各种背景材料,包括问题的来龙去脉、国内外历史上同类问题的情况及现状等等。只有如此,才会使决策者具有正确的指导思想,从而具有特定的客观评价标准,以达到正确决策的目的。
  其次,决策者要全面的看问题。《孙子兵法》曾说: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也有人戏谑地说:决策者应该学会“弹钢琴”。这些其实都是在强调,决策者要有战略观念或者战略眼光。决策的战略观念要求决策者能对全局的、根本性的、长远的问题进行全方位的思维,也就是在高层次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没有抓住真正的关键问题是不可能作出战略决策的。决策者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局部与全局有着十分复杂的交叉效应。对局部有利的事情并不总是有利于全局的,有时会破坏全局利益;反之,对全局不利的事终究会波及局部的利益。决策的方案应当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否则必然破坏系统的整体效应。
  再次,前瞻性思维是决策效率的保障。各种经验表明,置身于加速变革的时代,如果我们能够敏捷地作出反映,管理决策就可以避免和消除意外的不利因素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利用一切有利的偶然因素所带来的机遇,获得成功。它要求决策者着眼未来,及时预测可能发生的意外,并创造性地寻找超常规应变的策略和谋划。“思维的前瞻性与创新性是密不可分的孪生兄弟,它能够促进各种知识创新与制度创新,也将进一步推动管理决策工作的不断创新”。[4]决策者在拟定、选择方案时,优化决策的关键是创新,这就要不依赖于自己或他人以往的成功经验,不去机械地模仿社会上一般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要不断地否定自己,从而使决策者敢于冲破习惯势力和环境压力的束缚,在决策时作出创新的选择。
  
  二、决策程序必须现代化
  
  在越来越复杂的现代管理过程中,单个管理者已经很难作出科学的决策了。问题的识别和解决都涉及许多立场观点各异的人,因此,管理组织的整体、系统的决策更是不可能由单个或某些管理者作出,而必须开发出一种有效的组织机制,让各方面的力量都参与到组织管理主体的系统决策中来。而且,决策者进行决策时,还要能够考虑到决策方案的执行问题。一个最好的决策方案如果离开了执行人或执行人不得力或执行人故意抵制、歪曲,都会夭折。这就使得决策过程中要吸收执行者参与,只有决策者和执行者充分交换意见并取得相互信任和了解的基础上,才能最终确定一项好的决策。[5]任何一项重大决策的产生也必然会涉及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只有将决策方案置于不同意见之间进行讨论,才能激发人的想象力,找到最适合的方案。
  科学决策一定是民主决策,决策者要充分发扬民主作风,调动决策参与者、决策执行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共同参与决策活动,并善于集中和依靠集体的智慧与力量进行决策。他们和决策者应该相互合作、相互协调、群策群力。只有切实保障决策参与者和执行者的地位权利,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以及责任感。决策者个人的才智、能力往往是有限的,要避免决策个人化,就要尽可能地依靠集体进行决策,必要时要注意发挥“外脑”(德尔菲技术)的作用,即邀请本系统以外的有关方面协助决策。因为没有利益相关性,“外脑”的参考方案往往会更具客观性。[6]
  
  三、决策方法必须现代化
  
  决策者如果没有掌握管理理论的知识,就只能凭运气、靠过去的经验来进行决策,其成功率肯定不高。一旦掌握了科学的管理理论,又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灵活地运用管理理论,就很可能对管理问题设想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7]决策机制是决策的载体。现代决策机制是一个由信息系统、咨询系统、决策系统组成的有机整体。只有各个系统协调一致,才能保证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随着决策科学研究的深入,人们按照现代决策机制内在的有机联系和运行规律对现行的决策机制加以改革,逐步完善了决策机制,建立起一整套严格的决策制度和决策程序。它包括决策的支持系统、评价系统、监督系统和反馈系统等等,各个系统和谐配套、职责分明、配置合理、环环相依、彼此关联,形成了精干、高效的决策体系。在决策的每个环节,高科技都发挥着重要的支持作用。
  高科技促进了政策决策方法的改进。决策的全过程,是由不同的步骤构成的,每个步骤要解决许多具体问题,每个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都有多种方法。高科技的出现,使决策的方法焕然一新。科学决策有多种模式与方法,其中主要的有科学预测的演绎模式、溯因模式、并案归纳溯因模式和类比模式。决策过程是决策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在现实社会中,人们总是感受到客观世界中各种信息,通过对信息的选择、分析、综合进而发现一些问题,然后通过识别问题,确定决策标准,拟定和分析决策方案并准备实施。从思维的角度看,决策是一个信息输入、信息加工和信息输出的过程。
  在计算机广泛应用之前,人们习惯于用定性方法解决决策问题,也常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并以定性分析为主的决策方法。这一方面是因为从数学上发现了许多有实用价值的手段,如线性规划、对策论、概率统计等,另一方面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定量分析提供了技术保障。“应用统计学中的方差分析、线性回归、主成分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都是定量分析方法,它们在数据分析和预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为决策者提供了重要的支持”。[8]只有当人们面对信息不完全的决策问题时,当决策问题与人们的主观意愿关系密切时,当决策问题十分复杂,现有的定量分析方法和计算机工具难以胜任时,人们才会选择不确定的定性分析方法。这就对我们的决策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使得决策更依赖于决策工具(计算机软件)。由于建立在模型中的各种参数是确定的或比较确定的,常用的方法是线性规则、非线性规则、动态规则等,这些方法都属于演绎模式的决策方法。
  以往,我们的决策是只注重解决某一问题的决策,这对整个系统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那么就要改进为旨在系统地解决一系列问题的决策,其特点是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综合。应用比较广泛的系统决策方法,包括系统动力学决策方法、灰色系统决策法等。而且,还要把结构简单的事物进行简单决策的方法,改进为对结构复杂的事物进行运筹决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急速发展,科技、经济、社会发展中提出各种复杂的决策课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运筹学的决策方法应运而生,并在实践中逐步发展和完善。目前主要包括动态规划、更新论、搜索论、统筹法、优选法、投入产出法、蒙特卡罗法、价值工程、决策树等内容,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运筹学决策方法体系。
  另外,现代社会中,人们在分析决策对象时所面临的大多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众多因素构成的复杂系统。为了对这类复杂的系统进行科学决策,在高科技的推动和影响下,一种崭新的、简洁的、实用的层次分析决策方法被纳入领导决策领域。它运用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构造判断矩阵、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层次总排序、层次总排序一致性检验等来进行领导决策。
  总之,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使我们的领导决策走上科学化、现代化之路。党在十七大上提出了“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的现实目标,为领导决策指明了发展的方向。领导决策必须要走上科学化之路。决策者不仅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培养科学的精神和健全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还要具备合乎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知识结构,掌握现代化的科学决策方法,根除计划经济时代的思维模式,构建市场经济的思维结构。
  
  参考文献:
   [1] Frederick Winslow Taylor. The Principles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 New York: Harper-Row Publishing House,1911.
  [2] Herbert A. Simon. Models of Bounded Rationality.Vol.2.Cambridge,Massachusetts: MIT Press,1982.
  [3] Peter F. Drucker. 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 New York:Harper,1954.
  [4] 陈绍芳.问题与决策思维的现代化.中国科技论坛,2002年(3),第27页.
  [5] 钱明霞等编.管理心理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年版,第180页.
  [6] 宋桂祝.领导干部要注重科学决策.党政干部学刊,2006年第12期第42页.
  [7] 罗珉.管理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第64页.
  [8] 周三多.管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版,第98页.

推荐访问:必要性 决策 现代化 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