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大学生英语新闻听力能力提高的语法因素]英语新闻听力

  摘 要: 语法因素是新闻广播的重要构成,决定着学生对于新闻广播的准确理解。本文主要探讨了制约大学生英语新闻广播听力中的语法因素,旨在帮助大学生分析收听英语新闻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从而帮助大学生提高英语新闻听力水平。
  关键词: 大学英语 语法因素 英语新闻听力能力
  
  新闻英语作为当代英语最常见的文体之一,其内容反映社会生活,语言紧跟时代潮流,反映语言使用的新变化,对语言的实际使用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被认为是规范语言的标准,可以较为充分地反映现代英语发展的特征和趋势。因此,一直以来,新闻英语不仅是社会学、语言学研究和关注的对象,还是外语学习者获取语言知识和信息,特别是获得社会文化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现在中国有不少院校在英语教学中越来越多地使用英语广播新闻报道或者开设英语电台课程,借以训练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理解水平。英语新闻广播听力已成为英语听力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从近几年的考试情况来看,许多考生的听力基础薄弱,尤其是新闻这部分失分最多。笔者在对本院学生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过程中也发现,学生最害怕听新闻,普遍反映新闻英语生词多、速度快,在短时间内很难把握其中的意思。究其原因,固然与新闻广播英语特定的文体特点和结构特点有关,他们对广播英语新闻中的特定语法结构了解太少。毕竟,广播英语新闻听力的学习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词汇堆积和常用句型使用的过程,而且听者对所听材料中涉及广播英语新闻所特有的语法结构等知识的熟悉程度与听力水平的高低息息相关。
  1.广播英语新闻的一般特征
  广播英语新闻是大众传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借助广播电视等现代传播媒体将新闻报道及时传递给听众的一种英语语言现象。它的基本功能是向大众传达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信息,是学习英语的学生了解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现状,了解世界各国大事的一种途径,因此它被广泛地接收,具有其普遍性;另一方面,为了把信息迅速、准确地传递给广大听众,广播英语新闻无论在其用词、表达方式和结构上都独具特色,自成一派,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特殊的报道方式和表达手法,因此又具有其特殊性。
  此外,广播英语新闻在传播时还具有即时性和直线性的特点。一方面,听众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时间的前因后果和最新进展;另一方面,听众不能像读书面材料一样有时间去慢慢读,一点一点地理解,或者像看电视新闻一样,可以借助画面去帮助理解,而只能靠耳朵一个字一个字地去听,一句漏过,可能就会影响到对整条新闻的正确理解。
  广播英语新闻的普遍性和即时性已经表明了它的学习价值,而它的特殊性和直线性又说明要想听懂广播英语新闻,通常要求较强的英语语言能力,对大多数学习英语的大学生来说,除了要具备良好的英语基础知识和较好的听力以外,还需要加强对广播英语新闻的词汇特点、语音特点、语法特点及文化背景等各方面的了解和听力方面的训练。笔者在本文中主要对关于制约大学生英语新闻听力能力提高的语法因素谈论一些自己的看法。
  2.制约大学生英语新闻听力能力提高的语法因素
  语法是规范语言表达的法则。每一种语言的表达习惯不同,语言法则也就不同。如果搞不清语法,就不明白句子构成的方法,即使能听懂句子中每一个单词的意思,但也会因搞不清句子的逻辑关系和语法层次而造成误解。广播英语新闻的目的是传播新近发生的事实。广播英语新闻经过长期的发展,不仅形成了一套自己的体裁风格,而且在语言和语法上形成了自己的特点,用词造句、语法结构与一般日常用句不同,因此许多英语学习者虽阅读能力很强,却不一定能够听得懂英语广播新闻。下面就制约大学生广播英语新闻的常见语法现象进行概括和分析。
  2.1呈“倒金字塔”结构
  新闻广播的内容往往采用“倒金字塔”(The Inverted Pyramid Form)的结构。所谓“倒金字塔”即按新闻重要性的程度由要点到细节扩展全文,也就是说,把最重要的事实置于全文的第一个句子中,这个句子被称为新闻导语(The News Lead)。然后再按照重要性递减的顺序安排其他内容,即略为次要的信息放在导语之后,对事件的细节给予补充,而最次要的信息放在最后,全文呈“倒三角形”。新闻导语是每条新闻的中心和导向,它囊括了整条消息的精华,抓住了导语,就抓住了关键。新闻导语最重要的作用在于告知听众最关心、最重要的消息,如事件(what)、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及事件发生的原因和方式(why and how),即新闻导语包含了我们常说的五个Wh和一个H构成的新闻六大要素。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每条导语都会一个不缺地包含六个要素。因为每条新闻报道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有时也可能只包含其中的几个要素。因此,学生在听广播英语新闻的时候,要掌握新闻报道的结构特点,抓住所需信息。
  2.2句型特点――语句偏长,结构复杂,信息量大
  新闻报道的目的是传递信息。因受传播方式限制,客观上广播新闻的篇幅不可能太长。为解决篇幅与内容之间的矛盾,撰写稿件时,记者总是试图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多的信息,这就形成了英语新闻语句偏长、结构复杂、信息量大的特性。信息高度浓缩的新闻报道属于书面语,与句子结构松散的口语体不同,不可以运用广泛多样的表达方式,如重音、音调、语气、停顿及语速的变化等来传递信息。它更适宜于阅读,而不适宜于听力。这些不利于听力理解的因素必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听力理解的效果和效率。
  另一方面,插入语也是造成快速新闻语句偏长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使听众便于了解情况,能够更加透彻地理解新闻所报道的内容,记者常在句子中以短语结构,甚至从句形式,加入插入语,或说明身份、消息来源或交代背景。插入语本身与句子的基本意思并没有很密切的联系,但是,由于插入语使句子结构复杂化,学生在听的瞬时过程中不能理解它的作用和意思,甚至会导致对整个句子的理解偏差。
  2.3时态因素
  2.3.1现在时态的使用
  人们在听广播或看电视时,都想知道最近发生的事情。因此,在广播文体的新闻报道中,首先要考虑受众的这一需求。为了能够做到表意清晰,突出一个“新”字,使听众觉得新闻事件历历在目,感到刚刚发生而且和现在有着密切的联系,英语新闻广播中常使用一般现在时和现在进行时态来表示明显的过去动作,这样能使听众觉得事件历历在目。其中以say,report,show和believe最为典型。
  2.3.2时态不一致现象
  按照传统的语法规则,有些从句(尤其是宾语从句)的谓语动词受主句谓语动词的影响,要在时态上与之保持一致,例如在讲故事时,动词的时态大多为过去式,若在讲述中一会用过去式,一会用现在式,那么在时间观念上就会不合逻辑。但任何消息都有一定的时效性,记者的现场报道传到听众耳朵里,事件已经变成“过去时”。为尽量缩短其间的时间差,记者往往突破传统语法规则的限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时态。
  例如:
  President Bush told a U.S.radio audience he believes the just concluded Moscow Summit will encourage peace and freedom throughout the globe.
  该报道中主句为一般过去时,表明Bush对audience所说的话是在过去发生的,而分句结构中的从句用的都是一般现在时,表明Bush的一贯态度,若从时态一致的角度出发,将从句时态改为一般过去时,则可能造成“过去”相信的误解。
  因此学生在听英语新闻广播的时候,要注意时态问题,理解事情发生的真正时间。
  3.结语
  广播英语新闻是英语学习者接触国外新闻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大学生应该充分了解制约他们英语新闻听力能力提高的语音、语法等各种因素,从而找到解决这些制约因素的办法,以提高自己的英语新闻听力水平,加强对世界的了解。
  
  参考文献:
  [1]苏日娜.新闻英语广播文体的语言特点.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3).
  [2]何超群.英语广播新闻的文体特征.钦州学院学报,2007,(1).
  [3]何小聪.广播英语新闻常见语法特点分析.牡丹江大学学报,2002,(3).

推荐访问:英语 制约 听力 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