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探究与实践|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着费时低效的状况,为此,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迫在眉睫。笔者就“有效性”的一个隐喻:穿越一块玉米地,有效性必须综合考虑时间、结果和体验这三个要素。教学中,这三个要素主要在课堂上实现,笔者于是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五个方面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语文 课堂教学 有效性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一直被大家关注。早在1978年,吕叔湘先生就曾大声疾呼:“十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目前的语文课堂也存在着许多与课改初衷相背离的现象:一是虚。语言训练不落实、不到位,花花动作多。如“讨论”之风盛行,动不动就让学生三四成堆地坐在一起,且不说论的内容怎样,仅讨论的过程就很让人担忧,不是一个人(小组长或优秀生)说,另外几个人听,就是大家叽叽喳喳,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互不相干。全班交流时,发言者所说内容仍是个人见解,并没有概括大家的意见。讨论知识流于形式,没有真正收到合作学习的效果。二是杂。忽略了语文教学的根本,各种非语文现象、非语文活动占据了课堂。课堂上吹拉弹唱尽显其能,与语文本身没有多大的关系。比如课堂上撇开文本,用大量的时间让学生交流收集来的信息,用很短的时间让学生学习文本上的知识,留下将近一半的时间或表演或作画,围绕一个不值得探究的问题纠缠不休等等。三是闹。课堂上看似热闹非凡,实则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学生的心灵之窗紧闭,没有另类的声音,没有独特的感悟,没有多元的结论。像这样把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应用放在次要地位的语文教学屡见不鲜,这又谈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关于“有效性”有一个隐喻:企业之间的竞争就好比是去穿越一块玉米地,那么,穿越玉米地要比什么呢?第一个要比谁穿越得快;第二个要比在穿越的过程当中掰玉米,谁掰的多;第三,在穿越的过程当中玉米叶子可能会刮伤皮肤,穿越过去看谁身上的伤口少。这就是企业平常所说的速度、收益和安全。速度、收益、安全也是有效教学必须考虑的三个要素:速度可看作学习时间(长度);收益可看作学习结果(收获);安全可看作学习体验(苦乐)。
  学习时间指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它意味着学习效率,即学习速度的快慢,显然,学习速度快,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就少,效率也就高。节约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首先要求把时间用在学习上,课堂教学不能把时间浪费在非学习上;第二要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质量。
  学习结果,指学生经过学习所发生的变化、获得的进步和取得的成绩。这是有效性的核心指标,每节课都应该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感觉得到的学习收获,它表现为: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的变化和提高。学习结果不仅表现在双基上,而且表现在智能上,特别是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思维方式的发展。
  学习体验指的是学生的学习感受,即学习活动所伴随或生发的心理体验。这是长期被传统教学所忽视的。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对学科学习的态度是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消极?学生对学科学习的信心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这就是我们所强调的学习体验,它是有效性的灵魂,学生越来越爱学习是学习有效性的内在保证。学生兴致勃勃、兴趣浓厚,甚至兴高采烈,这是教学的最佳精神状态。
  显然,这三个要素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它们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学习时间是前提,学习结果是关键,学习体验是灵魂,积极的体验和态度会促使学生乐于学习,并提高学习的效率和结果,而学习体验本身也是一项重要的学习结果。
  总之,考察教学的有效性必须综合考虑这三个要素。提高学习效率、增进学习结果、强化学习体验(积极)是教学有效性的努力方向和追求目标。而这三个要素主要在课堂上实现,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五个方面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善学者穷于一物,不善学者穷于物物――制定切实有效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地,对我们的教学具有导向、激励、调控和评价功能。语文课堂教学应有强烈的目标意识,目标不宜太多,选择是一种智慧。每篇课文和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不必面面俱到,一节课有一得或两三得就很好了。语文教学目标的确立要契合文体的特点,如教授诗歌《再别康桥》,可以把目标定位在通过多元主体的对话与探究,运用反复诵读、品味涵咏等诗歌鉴赏方法,深入体会诗的情感美和艺术美,提升学生对诗歌的感悟力和鉴赏力;也可以把目标定位在通过分析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唤起学生的共鸣,体味荡漾在康河柔波里的美丽情怀,激发学生对美的感知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语文教学目标的确立还要契合教师自身的特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具有的某些特长,都是课程的重要资源。教师,如果善于言辞,就可以用声情并茂的朗读和引人入胜的讲演去感染学生,体会诗作的音律美和意境美;如果长于分析,就可以使学生在深入理解诗作的同时提高对诗作语言的感受力;如果擅长写作,就可以领着学生翱翔于模仿诗歌创作的自由天空。语文教学目标的确立也要契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课程资源方面,我们应确立“以课标为主体”的意识,为每一节课制定切实有效的教学目标。
  
  二、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创设切实有效的问题情境
  新课程教学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述、评价和质疑。当前培养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为人们所重视,而其问题意识的形成则是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关键。我们语文课堂教学要善于创设切实有效的问题情境,让问题来自学生,学生独立阅读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应是教学的出发点和着力点。比如学生读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有学生提问,说作者不懂自然常识,认为春蚕吐丝尽时并没死,而是做成了茧。我抓住这个机会,让学生自己理解,延伸一下。学生经过讨论,撞出思想的火花:人的情思正如这蚕丝,胡乔木就有“岂可缠绵效缚蚕”这样的诗句。《还珠格格》的歌词里也有“我破茧成蝶,想和你飞”这样的词。不被缚住成茧,“思”又怎么能尽?心思不死、不经过这感情的休眠期,又怎么能“破茧成蝶,想和你飞”?“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与“思”谐音,即指自己对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无法相聚的痛苦如蜡烛自煎,不烧成灰泪不会流干。两句都提到了死意,爱之切、情之深,真是虽九死其犹未悔。这两句也体现了作者的矛盾心情,至死方休的思念是诗人的爱情誓言,也隐约说明了这份感情的无望,无望而执着的追求、灼热的思念,使得这诗具有一种悲剧色彩。现代人提及这两句,早已经不限于原来的爱情方面,其蕴涵的情理已扩大到其它情操,这也正是这千古绝唱的魅力吧。针对学生提出问题进行的教学,才能使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得到强化、培养,使教师的主导性不断转化为学生的主体性,进而达到语文课堂教学“教师少讲授、学生多涵泳”的理想效果。
  
  三、水本无华,相荡乃生涟漪――开展切实有效的课堂对话
  新课程倡导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一种以课文为对象,以教会学生学习为目标的师本对话、生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的过程。钱梦龙老师说过,在对话过程中,我们教师的角色是“平等中的首席”。基于此,我们语文教师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要做足功夫。课堂上要涟漪不断,作为教师必须先要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精髓和难点,真正弄清楚教材的本义,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把教材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这是教师在课堂中有效地激发生成、引领生成和提升生成的基础。正如福建师大文学院孙绍振教授所言,我们语文教师要先有底蕴才能与学生对话。教师还要认真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有效的对话,以预设为基础,在对话中互动,在互动中生成,提高生成的质量和水平,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达到教师价值引导和学生自主建构的统一。如教授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一个课堂对话片段:学生:“平常我们见到的写荷花的文章大多是浓艳明丽的,本文描写的景色却是素淡的,朦胧的。这是作者眼中的景色。”老师:“这就是王国维所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夜游荷塘是为了摆脱‘心里颇不宁静’,追求刹那间的安宁。作者笔下的荷塘是一派幽静安宁的景象,正是作者所追求的,在作者眼中,荷塘景色‘恰是到了好处’,不浓不淡,不明不暗,一切都是那样的调和适中安逸。追求刹那间的安宁正是为了暂时忘却,分明曲折地反映了他当时的心情。荷塘景色越宁静、安逸,越反衬心里‘颇不宁静’,作者把这种情感很自然地融入这月下荷塘的美景中。”学生:“作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就是作者去荷塘时的心情。当时,大革命失败,给他的打击是沉重的。”老师:“知人论世是解读文本的一种好方法。朱自清和许许多多知识分子一样,面对血污的现实和迷茫的前途,陷入苦闷彷徨之中。大革命失败给他的打击是沉重的,但按他当时的思想境界是不可能毅然投入到革命洪流中去的,手中的笔就成了他寻求解脱的工具。但是作者此时‘心里颇不宁静’,除了社会原因,还有家庭原因……”在对话的过程中,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目标。
  
  四、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运用切实有效的教学媒体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在我们日常教育中,教育媒体也随之发生显著的变化。代表当代科技水平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凭借声光电像等优势,以其图文并茂、声色逼真、形象生动、传输迅捷、大容量汇集信息、全方位调动感官的诸多特点,日益赢得广大教育中人的青睐和接纳,在教育教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语文课堂教学不宜过分追求观赏价值,教学媒体的使用切忌重新潮、轻重点。诚然,在有些教学中,配乐诵读,画面映衬,让学生在美好的视听氛围中,浸润情感是有效的,但如果多媒体“生动形象”的画面妨碍了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理解与感受,实际教学效果并不佳。为使课堂45分钟更加有效利用,多媒体课件有必要加以精简。多媒体课件是一把双刃剑,有时,它就像一个人为的陷阱,让人跟着它走,而无法关注课堂的随机生成,学生的实际需要。我们语文老师要有自己的课堂自己做主的意识,不受机器的牵制与束缚,解放自己的手脚,滋养学生的心灵。我认为语文老师自身就是最好的媒体,一手好字,一张铁嘴,真切实在地贴近学生实际,脚踏实地地传给学生知识。教师深厚的功力渗透在灵魂深处,一举手,一投足,一扬眉,无论语调轻重缓急,抑扬顿挫,都流露出一种魅力,在课堂上形成磁场,让学生如沐春风。在没有了多媒体的牵绊之后,教师能更好地即兴发挥、游刃有余、得心应手、随机点拨,往往点石成金,彰显智慧,释放激情。这样的课堂是舞动着师生灵性的课堂,课堂的旋律随着学生语文生命的律动而流淌。
  
  五、才以用而日生,思以引而不竭――进行切实有效的教学反思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智慧的教学。语文课堂教学除了需要激情,还需要智慧,那么如何追求课堂教学的智慧呢?途径恐怕只有一条,那就是学习实践反思――再学习实践反思。不断反思总结,再实践探索,这样循环反复,积累经验,加深体验,理论提升,实践印证,常教常新。为了学生的成长,我们要自觉地反思,为了我们自身的发展,我们要自主地反思,进行反思性的实践,完善我们的教学理念,提高我们的专业素养,改善我们的教学方式,追求教学的智慧,提高教学的效率。课后的有效反思是有效课堂的助推剂。
  新课程标准强调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尤其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的分析与反思。教师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借助行动研究,不断地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思考与研究,从而使自己成为专家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对教师来说都是财富。课后将这些宝贵的财富及时进行分析、整理,由感性认识上升至理性认识,再来指导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就可以避免教学的盲目性,增强教学的自觉性,不断提高教学效益。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反思――提高――再反思――再提高,教师就会在以后的教学中避免出现已经出现过的缺陷,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在教完黄药眠的《祖国山川颂》后,写下了以下的教学反思:“‘颂’的写作是课文可以发掘的语文资源。今天的学生了解一些‘颂’的知识,见识一下‘颂’的形式还是有必要的。所以教师要在深入研究文本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对‘颂’的写作。但该目标要求较高,对于学习语文有困难的学生,可以不作要求。”这段教学反思写了自己在教完该课后的认识,便于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借用。正所谓,教而不思则浅,思广则能活,思活则能深,思深则能透,思透则能明。
  
  综上所述,用教学目标引领学生发展是有效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保证,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是有效语文课堂教学的手段,学生主动参与、教师积极引导是有效语文课堂教学的关键,运用切实有效的教学媒体是有效语文课堂的亮点,强化教学反思是有效语文课堂教学的保障。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时像“穿越玉米地”那样,速度快、收益多、安全好。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让学生在学会(知识与能力)、会学(过程与方法)、爱学(情感态度价值观)语文之间获得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陈英皓《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再别康桥〉为例》

推荐访问:课堂教学 探究 语文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探究与实践 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探究 小学教学的有效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