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草原上的人们》的主题探析:草原上的人们电影

  摘 要:电影《草原上的人们》是建国初期反映内蒙古人民生产、生活和斗争的优秀作品。它的主题主要表现在草原建设、草原新人成长和民族团结三个方面。这些主题具有突出的时代特征,反映了我们国家特定时期的叙述特点。
  关键词:电影 《草原上的人们》 主题 探析
  1953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电影《草原上的人们》是十七年时期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的优秀作品。作为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草原上的人们》比其他同类题材更加突出。这是因为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虽然丰富,但是少数民族电影却少之又少。少数民族电影和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区分的标志是看少数民族电影主创人员的文化身份。建国初期的影片中,汉族往往充当着解放者的角色,少数民族则被认为是被解放的对象,这是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存在的共同潜意识。所以在外在表现上,就是少数民族题材影片的导演乃至主创人员都是由汉族来充当的。《草原上的人们》第一次吸收了少数民族的创作人员,原作者蒙古族作家玛拉沁夫参与了将小说《科尔沁草原上的人们》的改编,成为该片的主要编剧。所以这部影片是以内蒙古人民自己的视角来展现建国后内蒙古人民精神风貌的,更加真实地向我们传达了具有时代意义的主题。
  《草原上的人们》和十七年时期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一样都受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所以在主题的表现上都具有较强的政治文化色彩。大体上来看《草原上的人们》的主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草原建设的主题
  建国后十七年少数民族影片表现的主题大致可归纳为:“少数民族地区解放的主题;少数民族参与抗日战争的主题;汉族与少数民族互相融合的阶级亲情主题;以及产生于五十年代中期以后的农业合作化建设主题”①。电影《草原上的人们》主要表现的是内蒙地区农业合作化建设的,是我国建国后表现少数民族社会主义建设最早的影片。
  影片集中反映了牧民互助合作建设草原新生活的主题。通过蒙古族女共青团员萨仁高娃成为互助组组长;带领牧民搞好生产;与暗藏的阶级敌人吕绶清、宝鲁的破坏作斗争,取得牧业生产大丰收;最后粉碎反动派阴谋;萨仁高娃的思想更加成熟的故事,把种族与阶级、政治与性别等主题较好地融合在一起,突出了蒙古大草原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题旨。这部影片除了用阶级斗争这种基本的政治原则作为叙述策略外,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对萨仁高娃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她具有团员、互助组长的双重身份,这是少数民族题材影片中对女性形象叙事策略的一个成功定位,她的双重身份标志着“党和国家政权已经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了稳固完备的基层组织和政府机构,而无需再由以汉族为主体的党和国家政权形象以外来者的身份来填充影片叙事中的权威位置”②。
  影片开头悠扬的歌声“我们驰骋在草原上,建设着祖国的边疆”表达了边疆少数民族对祖国的热爱和歌颂。随着影片人物的陆续出场和故事情节的展开,我们了解到新社会牧民生活的幸福主要是因为党和国家的互助合作政策。从老汉白依热的嘴里我们知道,从前牧民没有自己的牲口,只能给牧场主放牧而受尽欺凌,现在是“小组合伙搞生产、放牲口……现在可不比从前了,你们有福了”。正因为互助合作给牧民们带来了实惠,所以牧民们都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到互助合作的劳动中,坚决反对任何破坏。当汉奸宝鲁煽动老汉白依热放弃互助合作走个人主义道路时,老汉给予了强烈的反驳,“就是你这种懒人,不愿意干活,才瞎出这份主意”,强烈地传达出内蒙人民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和决心。
  二、草原新人成长的主题
  早在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毛主席就提出要塑造新人形象。建国后国家的建设和发展都要求各条战线上有具有革命理想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无私奉献、创业敬业的精神,能真实地显示出时代的风貌、时代发展的趋势和方向的社会主义新人。他是“体现时代精神和人民审美理想的具有新颖生动的个性和丰富多样的性格内涵的社会主义革命者、创业者和建设者形象”③。这种时代性要求在《草原上的人们》中得到了集中体现,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理想的草原新人形象——萨仁高娃。
  年轻的萨仁高娃既是团员又是互助组组长,连续两年获得劳动模范的称号,人物一出场就给我们一种积极明朗的感觉,这正是我们国家理想中的社会主义新人的形象。但是社会主义新人是有血有肉的、内心世界丰富的文学新人,不是那种公式化、模式化、理想化的神人、完人,所以影片通过矛盾冲突的设置把萨仁高娃的内心给“逼”出来,使她的思想在困难面前逐渐成熟起来。萨仁高娃的思想主要表现在对“个人荣誉”与“集体荣誉”的变化上。最初,萨仁高娃把个人荣誉看得非常重要,还同恋人桑布打赌要再争劳模。而敌人的破坏使萨仁高娃一步步陷入了困境。大风暴来临的夜晚,反革命分子宝鲁割断牲畜栏杆的绳子,放跑了马和羊,萨仁高娃为救牲畜从悬崖上摔了下来,最后在恋人桑布和牧民们的帮助下,将跑走的牲畜全部赶回,没有给集体造成损失。但敌人并没有停止活动,宝鲁趁萨仁高娃带领牧民们为牲畜进行疫苗注射的时候,把毒投进水里,毒死了萨仁高娃互助组的二十多只羊,妄图嫁祸给萨仁高娃。这件事给萨仁高娃带来了很大影响,她的情绪波动很大。区长阿木古郎教育她说:“丢了荣誉难过,应该的,不过真正的荣誉是没有不经过困难就可以伸手拿过来的。”这使萨仁高娃认识到集体荣誉比个人荣誉更重要。萨仁高娃的思想成熟了,她有了面对困难冷静处理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自己对牧民、对国家的神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所以在那达慕大会评选模范的过程中,有人因萨仁高娃互助组死羊之事表示不满时,萨仁高娃并没有抱怨和委屈,而是十分成熟地认为互助组死了羊,自己是有责任的,自己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弄清楚。所以在会后,萨仁高娃在河边溜达时看到宝鲁鬼鬼祟祟、还带着枪时,便奋不顾身地骑马追去,最后粉碎了反革命分子宝鲁要烧毁草原的阴谋。经过一系列的斗争,萨仁高娃这个蒙古族新人的形象得到了一个完美的塑造,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新人成长了起来。
  三、民族团结的主题
  这一主题与前面两个主题相比是一个比较隐性的主题。影片并没有直接表现汉族与蒙古族的对立和斗争,也没有直接歌颂蒙汉团结。但是从少数民族电影建国初的发展状况中,我们却可以看到创作者的这一主题表达。   在1950年7月,曾经上演过一部内蒙题材的电影叫《内蒙春光》,这部电影引起了党和国家关于民族团结问题的重视,认为影片中尚有不符合党的民族政策之处。《内蒙春光》经过修改后,由毛主席重新改名为《内蒙人民的胜利》,于1951年重新搬上了银幕,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就在这部作品问世之后的两年时间里却再也没有关于少数民族题材的作品出现,直到1953年《草原上的人们》的出现,才填补了这一空缺。这里面的原因很复杂,究其主要原因应该是电影创作者在看到《内蒙春光》的政治“经历”后,多少对民族题材的电影有了犹疑的心态,对民族问题的把握正确与否成为他们担心的主要问题,而《草原上的人们》的诞生却打破了这样的一个僵局。如果说《内蒙人民的胜利》让我们看到了在党的民族政策正确引导下,蒙汉人民如何实现最大限度的团结,打击共同的敌人并获得最终解放的话,那么《草原上的人们》就让我们看到在胜利解放之后,内蒙人民是怎样团结起来保卫胜利的果实以及怎样开展生产建设和互助合作的。
  在《草原上的人们》中,没有正面描写民族之间的阶级矛盾。影片非常巧妙地把民族关系放在了一个国家进入建设时期的时代背景中,至于内蒙人民是怎么样被解放的,怎样通过艰苦的斗争达到民族团结的?这些都没有正面说明,但我们却能从电影中内蒙人民对国家互助合作建设计划的支持和作品中反面人物的阶级性身份判定这部影片反映了民族团结的主题。在影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是深入人心的。当萨仁高娃抓住反革命分子宝鲁后,在表彰会上她激动地说:“党教育我们,要有集体精神,要有祖国意识……毛主席给我们好生活……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共产党毛主席。”这既是萨仁高娃的心声,也是整个少数民族民众的心声。影片中设置了两个反革命分子吕绶清和宝鲁。宝鲁这个人物很具有代表性,他虽是蒙古人,但是创作者给他的却是反革命分子的身份,这样人民同他的斗争就属于敌我矛盾而不属于人民内部矛盾,这就避免了以前《内蒙春光》在描写上所犯的错误。这是符合当时国家团结少数民族中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这一要求的。所以民族团结的主题也是《草原上的人们》的一个应有之义。
  ①② 李奕明:《十七年少数民族电影的文化视点与主题》,《电影创作》1997年第10期。
  ③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5月版,第86页。
  作  者:刘清涛,文学硕士,白城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及文学理论。
  编  辑:郭子君 E?鄄mail:guozijun0823@163.com

推荐访问:探析 主题 电影 草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