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式训练探究 探究《物体的浮与沉》的教和学互动片段

  1 教学器材准备及教学过程      烧杯(水)、酒精、盐水、量筒、水稻种子、小玻璃瓶、橡皮泥、密度计、课件。   1.1 新课引入   运用多媒体课件,来创设教学情境。
  展示:视频--热气球升空、潜水艇的浮沉、飞艇等,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
  师:要了解这些现象的原理,就要学习--物体的浮与沉,教师板书。
  1.2 新课教学
  师:(提出问题)热气球为什么能升空?潜水艇为什么能浮沉?飞艇为什么能飞在空中?
  生:学生猜想可能和哪些因素有关?(根据日常生活经验)
  师:同学们猜想的都很好,这节课我们就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是什么?同学们注意要探究三个内容:一是在什么条件下上浮,二是在什么条件下下沉,三是在什么条件下既不上浮,也不下沉而是静止在液体的任何一个位置。
  教师介绍悬浮的概念。
  ①实验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是什么?
  探究器材、探究和巡回指导:
  器材:烧杯、水、橡皮泥、小玻璃瓶。
  (1)在提出设计方案的基础上选择所需的实验仪器。
  (2)如何使小玻璃瓶上浮,下沉,悬浮。
  (3)如何使橡皮泥上浮,下沉,悬浮。
  (4)相互讨论物体上浮,下沉,悬浮的条件。
  (5)完成实验表格
  (6)看实验结论和先前的猜想是否吻合;
  (7)写出个人自评。
  以上的所有项目都填在下表里。
  
  师生共同得出实验结论和升华
  选几组完成较好的方案,由学生边演示边讲解他们组的探究报告,得出实验结论。
  教师就学生的探究过程作一总结,归纳出物体的浮沉条件:
  F浮<G时,合力的方向向下,物体就会下沉;
  F浮>G时,合力的方向向上,物体就会上浮;
  F浮=G时,合力为零,物体就会悬浮在液体中或漂浮在液面上。
  教师提问:
  (1)我们知道小铁块放在水里是沉的,而大木块放在水里是浮的,那有是什么原因呢?
  (2)死海不死的原因是什么?
  (3)再想想,还有那些方法能判断或实现物体的浮沉呢?
  师生共同分析:(课件)原来还可以根据物体和液体的密度关系判断物体的浮沉。
  ②浮沉条件的应用
  同学阅读课文本部分内容并布置。
  (1)密度计的原理是什么?它的刻度分布如何?
  (2)用所学知识解释农业上是如何利用盐水选种的?
  (3)潜水艇在水中是如何实现浮沉的?
  (4)热气球和孔明灯是如何实现升空的?
  以上思考题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教师给予补充并演示:
  ①用密度计测水和酒精的密度。
  ②盐水浸泡法选种。
  ③潜水艇模型(动画)。
  
  2 课堂小结
  
  2.1 物体的浮沉条件:取决于它所受的浮力和重力的大小。
  (1)上浮,F浮>G,V排=V物,ρ液>ρ�物;
  (漂浮是上浮的最终状态,但V排物)
  (2)悬浮, F浮=G, V排=V物,ρ液=ρ�物;
  (3)下沉, F浮排=V物,ρ液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推荐访问:互动 探究 物体 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