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职高学生缺乏学习动力的心理]

  摘要:职业高中的学生大都成绩一般,不是社会、学校、家长们眼中的佼佼者,他们也渴望获得成功的体验,获得应有的尊重,但是社会、学校、家长都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给他们以偏见和歧视,以至于他们的内心会产生极大的不平衡。于是他们会用独特的方式引起人们的关注,这其中就难免有一些出格的心理或行动表现。长久的积累难免使他们放松了学习,荒废了学业。
  关键词:职高学生 学习动力 原因 措施
  目前我国职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热情,与普高学生相比,呈现明显偏低的状态。职高生之所以会选择职高,很多是因为初中成绩差,读普高无望,退而求其次选择职高,因为自己的兴趣而选择职高的并不多,眼下有父母供养着衣食无忧,生理的需要能够得到满足,初中又养成了很多不良习惯,对自己的理想模糊不清,习惯于将学校当成避风港,满足自己基本的安全需要。他们同大多数人一样有交往和爱的需要,他们渴望尊重,但是社会和周围的人给予的往往是鄙视或忽视,久而久之,便会产生逆反心理,采用极端行为,如:打架、抽烟、喝酒等方式,让人注意自己的存在或获取“圈里人”的尊重,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
  一、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动力的最主要的因素
  1.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是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动力的最主要的因素,社会大气候对孩子的心灵的影响是巨大的。具体表现为:
  (1)社会不良风气和现象,尤其是通过社会暴力、权力腐败“捞钱”现象直接冲击着学生的心灵,学生对社会信任度较低,认识不清学习对将来就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导致一部分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2)影视文化中的暴力和言情色彩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与教唆作用是巨大的,这些文化基调导致学生的人生追求中心远远偏离学习,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在本地区,人们对职业高中社会地位与形象的认识上的偏见,直接制约着学生的理想与追求,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安吉地处浙北山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农民出身的父母亲渴望改变脸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生活模式,只有孩子学习成绩很差,或者没别的书读的时候,父母才会把孩子送到职高。
  2.家庭因素
  (1)部分家长教育观念的滞后和教育方法上的欠缺,在很多方面都对孩子的心理产生不良刺激,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2)一些家长因为工作等原因,对孩子管理上不够严格,或者没有时间控制管理,使孩子养成散漫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孩子学习的主动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关爱不够,没时间过问或根本不问。
  (3)少部分家长对自己应负的教育义务认识不清,推卸自身责任,片面地将对孩子的教育管理工作全部推给了学校和老师,忘记自己始终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的职责,使学校与家庭的教育合力不能形成。
  (4)个别家长过分溺爱孩子,教育无原则性,或对孩子的成长不负责任,放任自流,使个别学生养成放纵任性的性格,凡事我行我素,不思进取,缺乏学习的动力,成为班级工作的“钉子户”。
  3.学校因素
  学生缺乏学习动力的原因中,学校因素所占的比例应该是比较小的,但并不是说学校的教育教学制度就没有缺点,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和学生座谈的记录,笔者总结出学校因素对学生学习动力的负面影响:
  (1)对于学校现状、学校教育教学制度学生尚有不满意之处,在逆反心理的作用下,一小部分人对自己不负责任,故意放松学习,长此以往,导致学习上缺乏应有的动力。学生普遍对学校的管理制度感觉过严,对职高不满意程度最高的尤其是春季班。
  (2)学校的职业理想教育工作不够,学生对专业的前途模糊不清,既不清楚自己本专业的发展前途,也不知道自己将来能干什么。从而导致没有进取心,整天无所事事,缺乏学习动力。
  (3)个别班级的学生的基础很差,有的专业课程难度较大,学生对专业学习抱有畏难情绪,以至升入职高一开始就对学习缺乏兴趣,很少有过成功的体验,学习上缺乏动力。
  (4)个别学科的难度与个别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也是影响学生学习动力的因素之一。
  总之,学校因素对学生缺乏学习动力的影响不是最主要的,但是也绝不能忽视。应该看到,学校教育是对学生的最直接的教育,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训练、德育工作的实施,都是通过学校教育实现的。因此,学校各个方面工作都能影响学生的学习动力,而学校在某些方面工作的疏忽和不到位,确确实实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所以,如果学校能在教育教学的管理制度和专业课程的设置管理方面做一些适当的改革,则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提高学生学习动力的措施
  1.使学生对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是激发学习动力的前提
  学习动力对学习活动具有引发、维持与导向作用,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1)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是现代人生存的需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也不是识字很少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从20世20年代开始,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人类带进了信息时代,新知识的剧增和旧知识的快速老化,要求人们善于学习、终身不断地进行学习。
  (2)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人。使学生明白只有自己亲自参与新知识的发现、独立解决问题、善于思辨、习惯于归纳整理,才能真正锻炼自己的思维、开发自己的智力、发展自己的能力。否则,仅仅知晓一个个问题的现成答案,自己的思维没有得到任何的锻炼,久而久之,定会两手空空、无所收获!
  2.应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兴趣
  (1)巧设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欲望是一种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事物的心理特征。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巧设悬念,使学生对某种知识产生一种急于了解的心理,这样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2)给予成功的满足。兴趣是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在学习中,学生如果获得成功,就会产生愉快的心情。这种情绪反复发生,学习和愉快的情绪就会建立起较为稳定的联系,学生对学习就有了一定的兴趣。正如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
  (3)进行情感交流,增强学习兴趣。“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教师应加强与学生感情的交流,增进与学生的友谊,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作学生的知心朋友,使学生对老师有较强的信任感、友好感、亲近感,那么学生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喜爱你所教的学科上了。达到“尊其师,信其道”的
  效果。
  3.进行专业认识教育,明确学习目标
  学生从普通中学进入到中等职业学校,是人生一次重大转折。我们必须通过进行专业认识教育,使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知识结构及其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所学专业今后就业情况;了解未来社会和职业发展对学生的素质要求、全面认识自己和社会,使学生能巩固专业思想、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
  在中等职业教育中,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学生的要求,因材施教,在注重发挥学生的智力因素的同时,充分重视培养和优化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真正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通过三年的职业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自身特点和时代特色的、掌握一定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并符合人才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
  (作者单位:安吉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推荐访问:职高 探析 缺乏 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