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学习故事:分调羹]

  发生了什么  儿童近期相关信息:尧尧的逻辑思维和空间知觉能力发展得很好。他对围棋十分感兴趣,已经考出围棋7级证书。在下围棋时可以看出他对空间方位十分敏感,但是在和数概念学习有关的活动中,他的表现低于一般幼儿的水平,有时点数5以内物体还会出错。他自己对点数也信心不足,在区域活动或集体游戏中通常不会主动参与数字游戏。
  今天。很多小朋友没来。尧尧是值日生,午餐环节要由他为每张餐桌放上相应数量的调羹。只见他先在里边一间餐厅一边分调羹一边数着“一只碗,两只碗……”放到第三张桌子时,桌上只有3只碗,但他仍旧放了4个调羹。到外面一间餐厅分调羹时,他看到第一张和第二张桌上都各有一叠碗,每叠各有3个,他便很确定地在每叠碗前各放了3个调羹,然后把手上剩下的最后1把调羹放到了最后一张桌子的一只碗前。教师要求他检查一下调羹是否已分对,他马上数了里边一间餐厅里的第三张桌子上的调羹。同时,他数了数碗的数量,发现与调羹数量不对应,便拿走了1个调羹。然后他主动检查了旁边的第二张桌子,又拿走了1个调羹,教师见状要求他再数一遍这一桌的碗,他数了几遍后才发现碗有四只,所以又把拿走的调羹放了回去。接着,他又检查了第一张桌子上碗的数量,目测以后确认是4只,没有错。于是他结束了工作。
  学习什么
  在分调羹的过程中,尧尧用的是一一对应的方法,所以虽然分的是调羹,但他嘴里念叨的却是“一只碗,两只碗”。一般来说,幼儿可能会用目测或数数的方法来确定碗的数量,然后再放相应数量的调羹,但尧尧显然是凭经验来分调羹的。因为平时里边餐厅一张桌子坐四个人,所以他为每张桌子分了4个调羹,但他根本没有发现今天第三张桌子上只有3只碗。有趣的是,他根本没有数碗数就给外面餐厅的每张桌子分了3个调羹,而且是每叠碗前各放3个,因为他平时进餐就在外面餐厅,知道这里每张桌子坐3人。他取调羹时是两个一抓的,说明他知道碗的数量肯定多于2。在教师要求他检查是否分对时,他在里边餐厅点数的是调羹,而且数了几遍,这说明他认为每张桌上的碗应是4只。在教师要求他数碗时,他才发现第三桌是3只,便马上拿掉了1个调羹,而且主动去检查旁边的第二张桌子,这次他没有采用数碗的方法,而是采用目测的方法,因此又出错了,他拿掉了1个调羹。教师见状要求他再数一遍碗,他数了几次后才发现是4只碗。第一次他是把碗拿起来点着碗数的,后来发现数碗沿就可以数清楚,所以在检查下一张桌子上的碗时他就点数碗沿了。第一张桌子他是用目测的方法检查的。
  教师的关注、理解和回应策略:
  1 让幼儿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有效运用自己的已有经验。在这则案例中,教师关注的是尧尧在分发调羹过程中所使用的策略,他是在利用自己原有生活经验解决问题。在班上大多数幼儿都已能运用点数方法的情况下,他仍在采用自以为最有把握的对应方法。从后面的验证环节我们可以发现,他的数数能力还是比较薄弱的。在分调羹的过程中他一共使用了三种策略:对应、点数、目测。他的目测能力是最弱的,所以他把这个策略使用在自己最有把握的验证第一张桌子的过程中。点数调羹是因为他对每张桌子应有4只碗有生活经验,所以他认为问题肯定是出在调羹数量上。不会出在碗的数量上,经过教师再三提醒,他才意识到应该数一下碗的数量,因此他采用了点数的方法。也许他并不理解“4-1=3”的意义,但在实际生活中他能凭生活经验解决类似问题。其实,尧尧就是点数有困难,空间知觉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等都较强,他可能在心理上对数概念的学习有排斥意识,所以教师要引导他在熟悉的环境中积累有关数数的经验,帮助他理解数的实际意义,以提高他的自信心,增强他的数数能力。
  2 教师应更多关注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在尧尧分发调羹的过程中,教师发现他能有效地进行经验迁移。当教师示意他出错时,他马上能采用点数的方法去检查,这说明他有点数的能力,只不过习惯于用对应的方法。在点数检查的过程中,他碰到了困难,这时他进行了自我纠正:把碗拿起来,用点数碗沿的方法进行数数。随后他马上迁移运用这个方法去验证另一张桌子上碗的数量。尧尧能根据需要迁移经验,说明他的能力还是很强的。平时尧尧在区域或集体活动中常常有回避困难的现象存在,学习态度比较消极,但在今天的生活环节中他不但能主动运用自己的已有经验去探索,而且还能积极修正自己的错误,用迁移经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表现出积极的学习态度。因此,教师以后要注意调整自己的指导策略,多提供类似生活环境,让他自然地获得丰富的经验。
  下一步该怎么做
  1 利用值日生服务环节,多提供类似分发饼干、餐具等机会,帮助尧尧进一步积累数数方面的经验。
  2 及时运用表扬、肯定的方法激发尧尧参与活动的兴趣,增强他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推荐访问:调羹 儿童 故事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