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高端带动战略,铸就技工教育品牌]铸就

  创新办学体制,全面激发活力  作为全国办学规模最大的技师学院,如何实施有效管理,无先例可循,唯有创新。盐城技师学院在探索中前行,在改革中发展,在创新中进步,成功探索出超大规模技工院校的科学管理体系。
  一、创新教学管理体制。盐城技师学院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针对规模大、学生多的实际,大胆借鉴高等院校管理体系,全面推行院系管理模式,这在全省、全国技工教育中开了先河。全院设置机械、数控、电气、汽车、计算机、轻纺、环境工程等七大教学系,实施“谁培养谁负责”、“谁用人谁管理”的原则。逐步探索教育教学、就业管理等由教学系负责,重心下移,行政处室服务服从于教学管理,形成“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统中有分,分中有统”的管理体制,2万多人的办学规模,教育教学管理秩序井然。
  二、创新人事分配体制改革。盐城技师学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努力实现用人方面的公正、公平、公开。中层以上干部竞争上岗,全面推进“干部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待遇能高能低”的机制;对教师、班主任队伍实施分级管理、分级考核、分级奖励的体制;全面推进教师“双向选择、公开招聘、考核定等、津贴浮动、优胜劣汰”的制度。在分配上,积极推行绩效工资制度,同时向教学一线倾斜,教师质量津贴高于行管人员、职称评聘优于行管人员,全面突出专业教师的待遇,在专业教师中评聘“首席教师”、“一体化教师”,落实专项津贴,极大调动了广大教师爱岗敬业的积极性,挖掘了师资队伍的内在潜力。
  三、创新后勤保障体制。围绕学生的成人、成才、诚信,不断改善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创建文明校园。在后勤保障管理中,积极实践市场化、社会化的运行机制,引进具有法人资格、能够承担法律责任的集团公司参与后勤管理。全院的餐饮、超市、保洁、安全等方面均实施企业化运作,从根本上解决依法用工的矛盾,规范管理行为,提高服务质量,为全体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优良环境。
  追求内涵提升,打造职教品牌
  完成办学规模扩张后,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将工作重点由粗放型转向节约型,从发展外延向提升内涵转移,走稳量提质、品牌发展之路。
  一是不断提升培养层次。经过实践,由培养中级工、传统通用人才为主向高技能人才转变,由全日制培养为主向学制教育与短期培训并举转变,由学校培养向校企共同培养、与高校合作培养“双高”人才转变。同时,为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对高层次技能人才的需求,探索了通过成人高考让高级工、技师学生取得职业资格的同时取得高等教育学历,培养“双高”人才成为学院与其他职教错位发展的独特优势,为事业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积极实施高端引领,充分发挥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作用,累计培训全国印钞造币行业技术骨干200多人,太原钢铁公司高级技师8人、东风悦达起亚汽车公司技师120人,全省技工院校师资240人,全国技工院校高新技术师资270人,全国职业院校慕名而来培训的师资100多人。
  二是不断提高办学水平。按需设置专业,根据市场和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实际需求设置专业。近几年新开发专业15个,改造专业10个,淘汰专业4个。按需培养人才,大力实施校企合作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实施冠名办班,招生与招工并举,针对性培养人才。先后与近60家企业零距离合作,企业与学校共同招生、共同制订教学计划,培养方向与企业的岗位需求对接,冠名企业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奖学金、助学金。学生定期到冠名企业实习或见习,毕业后到冠名单位就业。按需实施教学,根据教学过程和企业生产实际,通过聘请企业技术人员任教和实施工学交替等途径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在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上全面推进ISO9001质量体系,提高科学管理、规范管理的水平。
  三是不断增强教研能力。2011年年初学院顺利完成国家中职示范学校建设项目立项申报及建设方案和任务书的审批工作,成为首批国家中职示范学校,项目经费列全省17所学校之首。积极开展“创示范专业、树名牌教师、讲精品课程”活动,数控加工专业被评为省级示范专业,数控加工工艺与机械技能训练两门课程被评为省精品课程,徐国权工作室成为全省技工院校唯一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完成了人社部电气维修专业预备技师职业功能模块课程体系教学改革、机床切削加工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试点任务,今年有4个专业列入全国试点。2009年立项的重点校本课题研究升格为省级课题,均已顺利结题,编制校本教材38份,进入教学试点。三年荣获中国职协教科研成果114项,其中一等奖19项、二等奖48项。先后编写出版教材96部,校本教材42部,每年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专业论文100多篇。
  营造育人氛围,构建和谐校园
  经过几年发展,盐城技师学院形成了“做得更好、共建和谐”的校风,“用心用情、教书育人”的教风,“成人成才、适应需求”的学风。
  一、以国家中职示范学校特色项目职业素质教育体系建设为平台,全面推进职业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目前已完成了10本职业素质教材的初稿,建成了青年活动中心、职业生涯发展中心。在毕业班级全面启动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承办了全市首届青年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的复赛和决赛,有1名毕业生荣获大赛的最高奖,成为杰出职业生涯规划之星。
  二、以养成教育为切入点,注重细节,从小事抓起,十分重视文明行为的养成。坚持日检查、周通报、月考核的常规工作。坚持寓教于乐,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寓教于行,促使学生自觉规范言行。成立书法、绘画、摄影、舞蹈、演讲等60多个学生社团,定期不定期举办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每年组织科技文化艺术节,为广大学生提供了集中展示个人才华的平台;举办学生心理健康节,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引进企业文化教育,促进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交融。企业文化进校园大大丰富了校园文化,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平台,聘请相关企业负责人、企业技术人员进校开设讲座,讲解企业精神,传授企业理念,增强广大师生的竞争意识;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电视、报刊平台,宣传岗位成才典型,树立超越目标,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创新精神,倡导技能成才,增强广大师生的争先意识,特色鲜明的校企合一文化成为广大学生未来发展宝贵的精神财富。   瞄准全国一流,展示辉煌成果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通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盐城技师学院取得了骄人成绩。
  一、培养高技能人才全国一流。中办发[2006]15号文件下发后,学院审时度势,与时俱进,积极探索院校直接培养新技师的新途径,在全国同行首创招收高中毕业生直接培养高技能人才新模式。年培养培训新技师1000多人,年招生规模保持在5000人以上,其中招收高中生源4000人以上。每年向社会输送和培训高技能人才5000人以上。在校生中的高技能人才生源1.7万多人,居全国同类院校之首。
  二、接受成人高等教育全国一流。在现行教育体制之下,高中后的教育如何取得大专学历,学院采取“借船出行,借桥走路”的做法。近三年有12955人被高校录取,接受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其中就读本科2844人,已毕业大专生10111人。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领先于全国同行,得到合作高等学院的充分肯定。同时取得高等教育毕业证书和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毕业生都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有18名毕业生被企业作为高层技术人才选送到本科院校继续深造。
  三、技能大赛的业绩全国一流。技能竞赛成果代表着一所学校的综合培养能力。学院把技能竞赛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平台,从中探究缩短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先进生产技术要求的差距,视技能大赛为教学创新、提升师生研发能力的平台,视技能大赛为展示办学实力、提高竞争力的机遇。先后承办省级技能大赛4次,承办全国技能大赛2次,2011年被人社部确定为第41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数控项目选手集训基地,经过半年的不懈努力,圆满完成了国家赋予的各项集训任务。数控系选手王泽民和在基地集训的选手盛国栋,分别获得数控项目第6名、第8名,捧回了优胜奖,为中国6名参赛选手总平均分在51个代表队中名列第二作出了突出贡献。选手和教练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李源潮的亲切接见。在各类技能竞赛中,先后荣获全国前十名的有60人,其中第一名12人,第二名10人;全省前五名130人,其中第一名55人。有全国技术能手20人,全省技术能手35人。今年5月,全国数控大赛冠军丁华中受到中央政治局全体常委的亲切接见。近两年,有17名全国全省大赛获奖选手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四研究所以事业编制和12~15万元年薪录用。先后有200多名以大赛选手为主的优秀毕业生到职业院校任教。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目前,学院教职员工由300多人增加到近千人,办学规模从1万多人增加到2万多人,财务总收入从4000多万元增加到亿元以上,为学院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人力、物力、财力支撑。“十一五”期间盐城技师学院先后被授予全国、全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全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中职德育工作先进集体”,荣获“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省劳动保障系统二等功集体”、“市科技和人才工作先进单位”,成为“全国高技能培训联合委员会成员单位”,全国、全省“技工院校师资培训基地”。2011年学院创造了“五个第一”:第一次承担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选手的集训任务;选手第一次走出国门,捧回了第41届世界技能大赛优胜杯,为中华民族赢得了荣誉;成功跻身于全国大职教第一批示范校行列;荣获全省教学管理规范化评估第一名,成功创建全省技工院校第一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实现了“十二五”的成功开局。
  站在新的起点上,盐城技师学院将以承办第四届全国技工院校技能大赛暨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选拔赛为契机,以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为动力,以建设高水平示范性重点技师学院为目标,坚持科学发展,实施高端定位,追求内涵发展,提升办学质量,打造知名品牌,为建设中国特色现代教育体系做出新贡献。
  (作者系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院长)

推荐访问:铸就 技工 带动 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