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高职,技校毕业生就业率这么高【辽宁省高职专科毕业生就业率低的原因与对策】

  摘要:就业是民生之本,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而且关系到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关系全社会的政治稳定。本文根据高职院校招生就业工作的实践经验,客观、全面、概括地分析了辽宁省高职专科毕业生就业率低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切实可行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专科毕业生 就业率 原因 对策
  Liaoning Province quality faculty graduate employment rate low reason and countermeasure
  Liu Hongyi Ma Lianke Liu Jihong
  Abstract:The employment is foundation of the livelihood of the people,completes the university graduates to get employed the work,not only relates people�s vital interest and the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development,moreover relates the rely on science and education to rejuvenate the nation strategy the implementation,relates the entire social politics to be stable.This article according to the qualit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recruitment of students employment work the experience,objective,comprehensive,has broadly analyzed the Liaoning Province quality faculty graduate employment rate low reason and proposed the corresponding practical and feasible countermeasure.
  Keywords:Quality faculty graduate Employment rate Reason Countermeasure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9-0022-02
  
  1.辽宁省高职专科毕业生就业率低的原因分析
  
  1.1 辽宁省高职专科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2000~2004年辽宁省共培养普通高校本专科毕业生400053人,其中本科毕业生230715人,高职专科毕业生169338人;男生207041人,女生193012人。1999年高校开始大幅度扩大招生规模,从2002年开始我省普通高校毕业生数量连年大幅度增长。尤其是2003年以来,高等教育快速发展,高校毕业生每年平均以20%的速度递增,全省的大学生人才市场一直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而且还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在这种形势下,我省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呈现着波动变化的趋势。
  1.1.1 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总体情况看。2000~2004年本科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为77.4%,高职专科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为44%,这说明相当多的高职毕业生没有就业,总体的平均就业率为61%,高职专科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和本科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及总体的平均就业率相比有较大的差距,但这一差距在逐年缩小。
  1.1.2 从高校毕业生学科就业情况看,2000-2004年,全省普通高校本科和高职专科毕业生就业率呈现出三种情况:
   1.1.2.1 除教育学外,各学科本科毕业生就业率都高于高职专科毕业生就业率,说明本科毕业生比高职专科毕业生有较好的就业环境。
   1.1.2.2 各学科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在2004年普遍呈现下滑的情况下,在经济学、法学、文学、工学、农学、管理学中高职专科毕业生就业率呈现出提升态势,说明社会对高职专科毕业生的需求在增长,高职专科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形势有了一定的转机。
   1.1.2.3 2004年本科和高职专科毕业生就业率均呈现下滑态势,如教育学、理学、医学,虽然这三个学科本科和高职专科毕业生就业率下滑情况存在差异,但是它说明社会对这三个学科人才的需求量在减少。
  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与大学毕业生数量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市场对大学生人力资源的供求关系,这种供求关系的变动趋势对于高等教育专业和学科结构的调整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1.2 辽宁省高职专科毕业生就业率低的主要原因分析。
  1.2.1 结构性矛盾,供求错位。一是高校的专业供给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在时间上错位。我国四年一个周期的高校专业设置决定着专业人才的产出数量和产出结构。大学生就业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地区经济发展周期有较大的关联。调查中发现,产业结构调整的后面带来的是职业、职位、岗位的变化。例如,沈阳地区1990年至2004年6月淘汰了30个职业,又新生了60个职业,企业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变化速度是高校专业人才培养速度的2-4倍,形成了人才市场供求配置的时间差。四年前符合社会需求的热门职业,四年后变成了滞销专业,供求错位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农业人才供求错位问题是结构性矛盾的最突出问题。二是人才技术结构失衡,供求矛盾加大。近年来的人才市场需求供给情况反映,各技术等级的劳动力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以机械加工为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致使出现了部分工科类大学生在校期间又到劳动部门开设的技工培训学校学习拿到技能等级证书。三是在人才空间分布上供求矛盾突出。
  1.2.2 知识陈旧,转化率低。根据被调查的60%的企业反映,应届大学生到岗工作,学什么专业干什么工作,所学知识应用率不足40%,多数学生学过的知识不能转化为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我国大学生一般适应周期在1-1.5年才能独立完成工作,而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到岗适应期是2-3个月。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生产力已经逐步替代了劳动生产力,生产知识的经济与用知识生产的经济正在悄然改变着人们的就业方式。“知识就是力量”已被转化了的知识才是力量所替代,知识的时效性在快速缩短,50年代大学生知识能用30年,90年代大学生知识能用10年,2003年统计,大学生所学知识能用3年。我国入世后,这种趋势愈加明显。
  大学以基础设施和师资为依托,以大学精神为共同愿景,在识别和提供优秀的知识体系中培养专业人才。衡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指标之一就是学到了什么、掌握了什么、学会并转化成为自己生存发展的能力是什么。根据人才市场在对近2000多名已毕业的大学生的调查,30%的学生反映,在校学习的知识离市场需求较远。30%的学生认为所学知识陈旧,要想在所学专业掌握更前沿的知识,还得自己通过上网、到书店、去企业、进图书馆、听讲座来补充新知识。
  在调查中,大多数学生反映,在校学习多数精力都应付考试,考试结束后,知识都忘得差不多了。上大学应该学什么,怎么学?多数大学生都没思考过这个较为深层次的问题。
  农业经济时代人们就业靠体力,工业经济时代就业靠技能,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就业靠知识转化率的高低,大学生在市场中与各类人群在一个平台上竞争岗位,核心竞争力是学得多、学得快、转化率高。当代大学生要学会鉴别知识(哪些是基础知识,哪些是应用知识,哪些是当今世界前沿知识),敢于抛弃知识(筛选掉过时的知识和垃圾知识),善于转化知识(把握知识点,形成量到质的转变),用智慧统帅知识才能在现实社会中靠自己的实力生活,用自己的能力赢得胜利。
  1.2.3 高职院校在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师资力量、专业建设、教学管理、领导班子素质等教学硬软件方面和大学本科院校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因而在教学质量上和大学本科院校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1.2.4 高职院校由于种种原因,在实训基地建设和实践性教学(实习、实训、实验)环节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影响了高职毕业生操作能力、应用能力的提高。这是高职专科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低于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原因。
  1.2.5 高校连续多年扩大招生规模,发展速度过快,人才供给超过了社会需求。
  1.2.6 在一定时期内,辽宁经济社会发展对大学本科毕业生的需求量大于对高职专科毕业生的需求量。
  
  2.提高辽宁省高职专科毕业生就业率的对策
  
  2.1 以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以辽宁省产业结构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为导向,调整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抓住和搞好专业建设这个龙头。
  随着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计划”和辽宁省“职业教育振兴计划”的逐步实施,培养装备制造业、原材料加工业以及现代服务业等行业相关专业紧缺人才,为振兴辽宁提供人才保障将是今后一个时期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首要任务。高职院校在继续办好符合社会需要的、深受考生欢迎和招生录取情况良好的省级和国家级试点专业及其他现有专业的同时,应结合院校的特点,认真开展专业深度分析工作,按照扬长避短、灵活多样的原则,适时开发“紧缺”新专业以促进招生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就业率的提高。因为,高等职业教育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高职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与其专业方向密切相关。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才会有较高的就业率,而就业率的提高又会促进招生工作的顺利开展,进而扩大招生的数量,提高招生的质量。因此,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提高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水平对促进就业率的提高和招生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关键作用。
  目前,通过对沈阳人才市场行业指数调查,具有十大潜力的行业是金融信息业、保险业、房地产咨询业、会展业、环境保护业、汽车美容业、动漫业、酒店餐饮业、静脉产业(垃圾产业)、芯片产业。
  2.2 按照行业、职业和岗位的知识与能力需求调整课程结构,选择和更新教材内容,解决知识陈旧的问题。高职院校应通过组织教师对行业、企业、职业和岗位需求进行调研和深入分析,加强专业指导委员会建设和专业论证等工作完成上述任务。
  2.3 高职院校应想方设法增加资金投入,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建设、领导班子建设、教学改革创新工作,提高管理水平,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水平。
  2.4 按照互惠互利的思路,增加定单教育的比重,加大校企联合办学的工作力度,加快企业实训基地的建设,借鉴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提高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质量和水平,提高学生操作能力、应用能力和知识转化能力的提高,提高学生的市场就业竞争力。
  2.5 建立多渠道的升学与深造平台,拓宽就业渠道。例如,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为立志升本科的同学搭建了两个平台。一是专升本。面向全省名牌大学参与专升本考试。二是自考本科。在校就读期间,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院校,包括东北大学公司管理、鲁美视觉艺术、大连轻工学院服装设计等专业实用本科(自考)学习,修满学分,可以获得上述院校颁发的大学本科文凭和学士学位证书。另外,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所属的21世纪国际经贸人才培训中心,为立志出国留学的同学也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2.6 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招生就业工作,要把招生就业工作当作“一把手”工程来抓,建立和完善招生就业工作组织体系,建立和健全就业服务、推荐体系,全方位为学生提供就业推荐和咨询服务,确保招生就业工作的顺利进行。
  2.7 根据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预测,调整辽宁省的高校招生规模,适当扩大外省的招生规模,使高职院校毕业生的供给略大于辽宁省的社会需求。
  2.8 加大辽宁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加快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计划”的实施速度,加快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增加对高职院校专科毕业生的需求量。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