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立台:主流广播新形象_无锡广播可立

  由于体制改革,有着60多年历史的“湖北人民广播电台”这个呼号逐渐淡出,湖北省第一套广播的节目呼号不断变更,比较混乱,其市场识别一度迷失。  2012年1月1日,“湖北之声”这一呼号响亮的推向荆楚。作为湖北广播的主频率——湖北之声抓住文化体制改革的机遇,顺应潮流,把握趋势,全新改版,实施分频播出,在保持原有播出体系的同时,将覆盖武汉地区的调频104.6兆赫和近两年在全省各地新增的调频频率分离出来,创建了一套以城镇听众为服务对象、也是武汉地区唯一本土化的纯新闻频率——湖北之声新闻调频(FM104.6),1月1日正式开播。加上原有的中波播出系统,湖北之声全天播出总时长达45.5小时。
  一、创建新闻调频,顺应广播发展新趋势
  创建新闻调频,实施分频播出,是作为主流广播的湖北之声在现实条件下寻求突破与发展的最佳路径。改版的湖北之声,频率定位为坚持“新闻立台”的发展战略,强化湖北广播主频率功能,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倡导“更新更快更好听”的现代广播传播理念,让广播在重大事件中彰显地位和特色;根据受众的认知需求,打造思想型媒体的差异化传播模式,实现由单一信息发布向信息解读质的跨越。努力提升湖北之声的权威性、公信力、传播力和影响力。提升媒体经营实力。发挥联盟优势,加大跨地域、跨媒体、跨行业的联合力度,通过务实的平台和有效合作,扩大区域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其风格定位为权威、庄重、亲民。
  依照这个要求,湖北之声2012年改版力求实现从新闻综合到纯新闻广播的跨越。新闻调频以早晚新闻为龙头、整点新闻为骨架,延伸解读为血肉,24小时新闻全天候,追求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落点、第一解读。
  1.彰显了广播主流媒体的政治责任。
  近几年,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传统媒体的竞争加剧,广播主频率的主流地位受到挑战,主流声音日渐被淹没。全国的一套广播都在积极寻求突破,崛起了中国新闻广播第一方阵。作为广播主媒体,湖北之声从肩负的使命出发,强化“政治家办台”、“新闻立台”,积极创建新闻调频,对传统节目体系进行重大改造。2012年改版后,以《湖北新闻》、《全省新闻联播》、全国十佳栏目《焦点时刻》为标志的主要新闻节目,把重点放在重大战略、重大事件、重大典型的宣传上,更加注意新闻性、时效性、事件性、贴近性、可听性和关注度;注重以独家的焦点调查、背景分析、舆论监督聚焦时政热点,以开阔的新闻视野梳理和评析国内国际热点新闻,以贴心的服务为百姓提供衣食住行最新资讯,新闻的话语权显著提升。
  2.搭建了文化传播新平台,拓展了市场发展新空间。
  广播是文化事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创建新闻频率,为广播文化产品的生产打造了一个新平台,最大限度地满足广播听众对新闻资讯的新需求,拓展了广播文化市场新的发展空间。改版后的湖北之声加上原有的中波播出系统,全天的播出时间达45.5小时,新闻信息量显著增大,当日新闻的播出量显著提升,新闻传播的公共服务功能得到强化。
  3.重塑广播形象,提升媒介品质。
  当下,全国广播一时还无法全部放弃以广告热线专题为经营主体的经营模式,据第72届全国电台经济信息交流会调研统计,医药热线平均占到电台广告收入的50%~70%左右,有的高达85%以上,更有某频率一个月的医药热线收入竟占到广告收入的96.7%。[1]由于经济效益较好,医疗广告占据的广告时长也最高。据统计,全国省级电台广告总时长平均达到40%以上,其中80%以上的时长都被医疗广告所占用。[2]不少听众把一些广播电台的性医疗广告调侃为“坐台”式的热线,据权威调查,一个时期内,几乎所有的广播媒体都或多或少地发布过违法欺诈性医疗广告。打造“绿色广播”,修复长期以来遭到损害的权威性与公信力,赢得党委政府和公众的信赖,是主流广播的共识。改版前,湖北之声全天播出21.5小时,医疗热线占总播出时数的25%;改版后的湖北之声新闻调频(FM104.6),全天没有医疗热线和低俗化的大众娱乐节目,实现了真正的“绿色广播”。加上中波播出系统,两套节目的医疗热线比例下降到11%,与此同时,品牌广告和公益广告显著上升,主流广播的社会形象开始上升,受到听众好评。
  二、优化节目布局,适应受众市场新需求
  综合国内外新闻广播的传播经验,遵循广播传播规律,湖北之声按照格式化、本土化、网络化、个性化原则,调整节目布局,突出区域广播特色,适应大众对信息资讯产品的新需求。
  ——新闻播出轮盘式。作为一家省级本土化新闻广播,湖北之声没有照搬中国之声的“新闻版块+新闻轮盘”模式、上海东广新闻台的“纯滚动新闻”模式,而是借鉴北京新闻广播的实践,根据自身实际创新设置了“整点新闻+新闻专题/谈话”的轮盘式播出模式,轮盘式播出凸显三大特点:
  一是直播常态化。以《湖北新闻》、《全省新闻联播》为龙头,以《整点快报》为骨架,以《早安湖北》、《焦点时刻》、《百姓零距离》等新闻专题节目为重点,建立全天候的新闻直播网。实现信息实时播报,民生沟通有力,思想深度权威,用速度、角度、深度和广度,充分彰显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力;
  二是滚动格式化。作为新闻广播显著特征的《整点快报》,以全天11档,每档15分钟的规模,60%的更新率滚动播出,突出信息量和时效性。记者“快报”、专家“快评”、媒体“看点”,形成鲜明的新闻特色;
  三是解读常态化。现代媒体竞争已由争夺信息第一发布权变为争夺信息第一解读权。我们一方面继续运用高端访谈节目《时事大家谈》整合湖北理论界精英力量,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度解读,用理性的话语表达,占领早间市场,同时把延伸性解读贯穿在所有新闻专题节目过程中,由全国十佳栏目《焦点时刻》改造的最权威最全面的早间新闻杂志,以独家的调查、分析、评论和舆论监督,全媒体的信息梳理,贴心的服务,形成自己鲜明的特色。改版后,该节目已经进入武汉市收听率排名Top30(武汉地区所有广播频率所有节目的收听排名),是其中为数不多的新闻节目。
  ——新闻理念的本土化。湖北之声突出区域广播特点,在节目设置上做到“快在当地,汇在全球,深在背景” 。[3]   所谓“快在当地”,就是在本土化,接地气上下功夫,选择差异化竞争策略。把湖北作为新闻采集和挖掘的重点,以此吸引湖北目标受众。发挥广播的快捷优势,对本土新闻、湖北的地方政策法规、湖北重大突发焦点事件和灾害天气,通过连线报道,做到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落点、第一解读,努力发出“湖北新闻第一声”。改版后的湖北之声新闻调频不仅锁定都市人群,主打武汉城市圈市场,还强调民生和本土特色。以回归民生为宗旨的广播热线直播节目《百姓零距离》,上午下午长达4个小时的两个时段,即时接听百姓咨询、热线投诉和新闻爆料,及时提供政策服务、问题引导、化解纠纷、调和矛盾、解决问题,搭建听众与党和政府的连心桥,建造密切社区邻里的和谐港湾,收听率达到1.2%,位列同时段第一,有力拉升了新闻调频整体市场占有率。
  所谓“汇在全球”, 就是选择“借力”策略,注重汇集全球资讯为本地所用。与新华社等中央级媒体建立长期的新闻供求关系,重要新闻事件争取连线报道;加强与省内外广播联盟成员台的合作,保证新闻事件发生时与对方及时连线报道;快速转载、转播电视、网络等其他媒体的报道,报道事件可能对湖北产生的影响,增强国内外新闻资讯与湖北听众的关联度。
  所谓“深在背景”,就是选择“借脑”策略,争夺信息第一解读权。加强新闻评论员队伍建设,使之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国际关系等各个领域,在节目中借助他们对新闻事件的解读和分析,引导社会舆论;同时把延伸性解读贯穿在《早安湖北》等所有新闻专题节目过程中,注重对重大新闻的过程关注和背景解读。让听众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传播方式网络化。全媒体时代,广播不能独立于网络而存在。必须从被动跟随到主动介入:强化议题设置能力;从网上来到网上去,要能够质疑和查证;巧妙引导网络舆论,发挥评论作用。湖北之声改版专门设置了《网左网右》节目,打造广播与网络共享平台,鲜明的网络特色受到听众和网友喜爱,目前已有固定的高级听友群4个,网络粉丝7万多,收听率保持在同时段前三名。与此同时,以新浪“湖北之声微电台”、腾讯“湖北之声微群”为载体,拓展网络传播新空间,借助微媒体传播规律,匡正网络舆论。
  ——新闻表达个性化。湖北之声根据主持人、评论员、记者的个性特征量身打造节目;用个性化节目、公益性活动强化“湖北之声”品牌影响力;8位新闻主播用统一的声音风格传递新闻力量。全新方言脱口秀节目《越说越有味》占领了下班高峰时段的广播收听市场,收听率不仅保持在同时段的前三名,还进入了武汉市收听率排名Top30。创办18年的夜间谈话节目《今夜不寂寞》在全国情感节目中享有较高知名度,也始终位于武汉市同时段节目收听率前列。联合全球华语广播机构共同打造的双休主打节目《慢慢绕着地球跑》,积极传播灵秀湖北,推出两个多月,在武汉的同时段收听率最高已位列第二。
  节目改版,使湖北之声在保持了原有全省收听率第一的同时,在武汉市的收听率也稳固在第三,并稳步上升。我们的目标,是争做“湖北新闻第一声”!
  三、创新体制机制,再造新闻采编新流程
  2012年的节目改版,因媒体定位和价值追求的改变,促进了湖北之声在传播观念和生产方式上的根本转型,内容设置也促成了长期困扰新闻生产的体制瓶颈的破解。
  一是生产流程再造。
  为配合轮盘式播出,湖北之声对业务机构进行重组,设立新闻编辑中心、新闻采访中心和专题节目中心三大中心,对现有采编播人员进行梳理分类和重组,专业分工更合理,人员配备更高效,将管理队伍向一线推进,使之融入采编一线,使策划、组织、调度减少层级,简化流程,新闻运作更快捷。
  三大中心以编辑中心突出新闻生产的策划、统筹、引领、播出功能,以采访中心突出新闻生产的目标执行、过程实现、快速反应作用,以节目中心突出新闻生产的专题延伸、精品制作、市场拓展、品牌培育功能。三大中心联系紧密,良性互动,形成现代媒体新闻生产的标准化流程。
  二是生产方式转型。
  ——建立策划机制。策划力就是设置能力。传媒影响力重在议程设置,重在媒体与政府、与公众的良性互动。改版后,湖北之声努力通过提升策划和议程设置能力,在政府、公众之间找到自我,做政府形象和大众诉求的公共关系人。节目改版以来,我们把宣传策划作为能力建设的首要内容。对重大主题宣传,早规划,早动手,年底对来年的重大宣传项目打好提前量,形成方案,分步实施;加强每周编前会、每日两次例会制度建设,以编委会为基础,成立策划专班,重大选题,集思广益,集体策划;加强议程设置。
  例如,去年底,我们在改版节目紧张酝酿的过程中获悉,省委、省政府要在12月20日以新闻发布会的方式向全国宣布南水北调中线湖北移民工作四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我们就联合省移民局策划一场移民直播,这个策划引起总台领导重视,把一次广播行动上升到广播电视、南北媒体的联合行动,引起省委高度关注,从而改变了政府新闻发布的方式,把一次新闻发布会改为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和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现场走访移民新村,帮助移民搬家,与移民兄弟姐妹共进午餐。对此,我们进行全程直播一个广播的原始策划改变了政府决策,提升广播媒体的影响力。
  ——建立应急机制。新版节目超大的新闻播出量、更加贴近实际的节目设计,要求编辑记者改变采编方式。改版后,湖北之声建立完善了重大突发事件的爆料系统、策划系统、应急系统和“走转改”常态化机制。
  年初,我们策划了《新春走基层》报道,与中国之声携手打造春运特别直播节目《温暖回家路》。1月19日、20日节前客流高峰时段,将直播台设在在武昌火车站候车大厅,面朝乘客,倾听四周,请武汉铁路局、武昌火车站相关领导到直播台,现场解决乘客的难题,记者兵分多路,在武汉火车站、汉口火车站等多点播报最新信息,体验春运工作的艰苦,受到中央台高度肯定。直播现场,我们还传递春运明信片,为旅客送出祝福,也受到旅客欢迎。直播活动引起其他同行关注,《湖北日报》于大年初七在二版显著位置进行报道。3月,特别报道部得知沙湖附近商品房违规盖高楼、沙湖公园填湖建绿地的线索后,立即派记者前往调查,深入采访了居民、开发商、规划局、园林局、水务局等部门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稿件播出后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全国媒体追踪,居民也专门跟记者送来锦旗表示感谢。考虑到事态的复杂性,记者把不适合公开报道的部分通过内参的形式进行反映。经过媒体的监督,武汉市政府专门召开了新闻发布会。
  ——建立合作机制。改版后,湖北之声更加注重与政府机关、新老媒体的联合。与省委宣传部、团省委、省劳动部门联合开展文化传万家、春风行动大直播等活动;与上海、深圳、珠海等广播媒体和新浪网联合采访;与腾讯网、新浪网合作报道全国“两会”中部六省直播报道。与中广联盟、中部广播协作体、湖北广播联盟建立起更为高效、紧密的合作关系,实现新闻资源共享。
  广播媒体的全球化、区域性合作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面。与世界6家华语广播签定了战略合作协议,开展了一系列荆楚文化传播项目;在中国广播联盟中的表现比较突出,与国内多家同行的携手,成为中国广播界区域合作的典范。
  在省内,由湖北之声发起建立的湖北广播联盟,已经形成年会制度。借助此次FM104.6纯新闻频率的重磅推出,湖北广播联盟将建立起更为高效,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实现全省广播新闻的网络化覆盖和播出。
  湖北之声改版后,新闻信息量显著增大,当日新闻的播出量显著提升,新闻传播的公共服务功能得到强化,播出三个多月,社会好评如潮。省直机关一位干部评价,改版后的湖北新闻综合广播“新闻特色更鲜明,信息量更丰富,更能体现舆论引导的责任”;一位义务监听员来信说,“改版后的新闻频率,没有医疗热线和低俗节目,比过去干净多了,好听多了”;几代老广播人说,“有62年历史的湖北广播主媒体终于有了一套纯新闻频率,可喜可贺”;武汉大学教授、博导李敬一评价说,“中国新闻广播方阵正强势崛起,占领市场高位,成为推动国家、社会、公民进步的主流力量。湖北之声乘势而上,正当其时!”
  
  注释:
  [1]何锋:《走出“医疗热线”的经营怪圈》,《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年第9期
  [2]潘兵、翟志玲、袁新萍:《广播医疗广告还能走多远?》,《青年记者》2006年第9期
  [3]秦晓天、谢先进:《新闻立台的模式选择和实际操作》,《中国广播》2011年第11期
  (湖北广播电视台湖北之声)

推荐访问:新形象 主流 广播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