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环节 [从生产环节入手解决流通难题]

  观点摘要  农产品流通问题离不开生产,如果是某种商品的价格长期处于这种暴涨暴跌的状态,可能就是生产的问题了,供求失衡才会导致暴涨暴跌。  第一,农产品流通问题离不开生产,不管是卖难还是买难或者是价格暴涨暴跌,很大程度上是从生产环节开始的。我个人认为,如果在短期内商品暴涨暴跌可能是流通环节出了问题,如果是某种商品的价格长期处于这种暴涨暴跌的状态,可能就是生产的问题了,供求失衡才会导致暴涨暴跌。
  从供求关系来讲,农产品的需求比较稳定,它的变化是循序渐进的,基本上能够预测到其规律。供求关系的变化是供给,供给多了,价格暴跌;供给减少了,价格暴涨,所以说,我们需要借助像供销合作社这样的组织,来从生产环节把农民组织起来,从农产品流通的源头来抓。我们现在研究的农产品流通,主要是从农产品批发市场这个环节来介入,并没有涉及到生产这个环节。
  第二,农产品信息建设不完善。现在的农产品信息大都是一种事后的反映,并且现在的信息分为了很多条块。各个部委都有自己的信息系统,但是这些信息系统要从某类商品,从生产到最后消费终端信息连不起来,信息比较割裂、有时甚至是矛盾的。这样的信息系统,很多内容都缺失,这对政策的制定很不利。比如对某种产品进行调控,不知道种植面积多大、需求多大,如何进行调控。应该有一个部门把这些资源整合起来, 设计一个统一的模块,模块下面的任务可以有分工,但是它们最终都会统一到一个模式下,这样可以避免重复建设,让我们有一个完整的信息体系和信息链条。有了这个信息链条后,生产者和经营者会对市场有一个明显的预测。比如,今年种植了大蒜,明年市场大概需求量是多少,国际市场需求如何等,能有所参考。所以,这个信息系统要有高层设计,按照信息链、产业链思路,设计出一套标准和方案,然后按照标准和方案,由不同的部门去承担,利用现有的信息系统和资源,整合成一个完整的信息群。
  第三,批发市场在农产品流通中应该是一个龙头和骨干,特别是在这种小生产、大流通的现实条件下,批发市场功不可没。从稳定物价、保障民生的角度来讲,应该加大对批发市场的扶持力度。从农产品的价格来讲,很多人提到“最后一公里”暴利,但是最后一公里门槛低,容易进入,不可能有暴利。不过最后一公里确实加价比较多。这是因为我们总是把目光放在批发市场上,而忽视了零售网点的问题。当然,如果研究农产品流通体系,缺少流通网点,是一个很大的缺陷。现阶段,对批发市场的扶持应该加大,同时,也应该把零售网点作为重点扶持对象。
  第四,农超对接是解决农产品流通的一个方向,不过农超对接并不能从根本上把农产品的价格降下来。有时我们发现超市基地直采的蔬菜价格并不便宜,因此农超对接的方向和重点是如何保障食品安全,并推行农产品可追溯体系等等。这些,在农贸市场是不容易实现的。不过,农超对接的优势短期内估计难以体现。而将来农超对接的发展方向将取决于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因为超市和小规模的合作社对接,采购成本必然会增加。所以,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将决定农超对接的发展方向。
  第五,冷链物流建设应顺其自然。我们现在的冷链物流建设除了考虑它的好处,还应该看到建设冷链所花费的成本,现在的冷链建设必须和我们生产力水平或消费水平相适应,政府不应该强制推行。比如说,现在好多产地的批发市场,运输还是用普通货车,通过薄膜、加冰,以此来保证商品的新鲜度,肯定没有冷链物流的效果好。但是,到了一定阶段,人们对品质追求更高后,批发市场自然会主动过渡到产业冷链,如此便很自然就推动了冷链运输。
  第六,流通环节如何减少。现在的流通环节虽然多,但是每一个环节都有其存在的客观性。因此,现有的流通环节不能硬生生砍掉,我们应该创新一种新型业态,或者创新一种新的流通模式。现在的农超对接就不要流通环节了吗?现实是超市和合作社合作,也不能离开配送环节。因为合作社的产品生产出来后,需要集合起来,在送往超市后,不可能合作社直接送到门店,还是得通过配送,所以这些环节都不能减少。因此想要减少流通环节,必须要在制度创新和模式创新上下功夫。
  第七,政府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在产业发展上,通过法律法规的完善来推动产业发展。现在批发市场上也没有法律,政府应该在监管上多做工作,也可以帮助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帮助农民把产品卖出去。现在对于农产品价格的调控政府也可以建立国家储备制度,由国家来调控某个产品。价格低的时候储备,价格高的时候投放市场,不让农民损失太大。

推荐访问:入手 流通 难题 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