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媚俗对当代大学生成长的消极影响及对策:哪个国家大学生消极情感分数偏低

  信息时代使大众传媒尽展风姿,时代的契机却令一些传媒丧失理智,传媒尽情地炮制庸俗、媚惑受众。当人们毫无戒备、漫不经心地咀嚼传媒带来的精神快餐时,很少有人意识到它们好吃却没有营养。不管我们承认与否,传媒媚俗一直影响着我们的生活。面对阵阵袭来的庸俗文化,我们该怎样应对?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由于他们学习方式的特点和人生经历的局限性,如从学校到学校的经历,对社会的看法主要从书本和影视上获得,个体理性选择能力和辨别善恶能力较弱,使得他们在价值观的选择和取舍上易存在误区。因此,大学生如何应对传媒媚俗已经成为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大众传媒趋向媚俗化的原因分析
  
  大众传播(mass communication),按传播学的观点,是指特定的社会集团通过文字(报纸、杂志、书籍),电波(广播、电视),电影等大众传播媒介,以图像、符号等形式,向不特定的多数人表达和传递信息的过程。简单地说,就是大规模的媒介组织向大范围的受众传递大批量的信息的过程。在现代社会,它是人们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是社会文化和娱乐的提供者。它对社会的影响之普遍,作用之强大,使得它成为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信息系统。从文化的视角来看,它在促成文化体系的一致化和标准化,影响人们的社会心理趋向和价值取向,尤其对于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和文化表现有着非常突出的作用。大众文化为什么会对人产生如此重要的影响?按照文化规范论的观点,大众传媒之所以间接影响人们的行为,是因为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能够形成一种道德的文化力量,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按照媒介所提供的“参考构架”去解释社会现象和事实,逐渐形成自己的观点和主张。也就是说,大众传媒有选择的提供一些信息,或突出某些问题,使受众知道什么是社会上赞同或认可的价值、规范和信仰,于是受众就自觉地被迫接受这一套“定义”或“解释”的约束和指导,尽量随大流,采取被整个社会文化所认可的行为方式。这也正是大众媒介的力量所在。
  不管我们承认与否,媚俗一直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媚俗文化的出现及其弥漫有其必然性,正如昆德拉所言:“只要有公众存在,只要留心公众存在就免不了媚俗。” 现在的媒体是越来越贴近百姓了。“关注百姓生活,反映百姓心声”成为一些媒体的口号与方向。但是世俗与庸俗毕竟没有明显的划分界限。我们在感觉到媒体变得亲切的同时。也不能否认,由于过分的追求商业化,一些媒体也变得越来越庸俗,为了迎合大众口味而变得低级趣味,娱乐和花边新闻充斥其中。当然,这种大众传媒提供的五彩缤纷的世界确实也满足了中国人的精神需求。也缓解了他们身处现代工业社会的生存压力,因而备受人们青睐。
  
  传媒媚俗给当代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
  
  这种以娱乐性、商业性、消费性为特征的大众文化在社会上广泛流行,满足了人们的需要。但也给人们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特别是对于心智还为成熟的当代大学生影响尤其大。
  第一,传媒媚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新闻的娱乐化,广告热播形成的广告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操纵了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了当代大学生的信仰危机。如大众传媒中对成功企业家、富商巨贾的宣传大都一哄而上,他们富于传奇色彩的发家之路,成千万上亿的身家,在全世界富豪排行榜中的位次等在媒体宣传中都得到大肆渲染。这在大学生中就会形成这样一种观念,一个人的价值体现就看他是否有成功的事业,能否获得巨大的财富。学习知识的目的就是为了以后能找到一个好的工作,赚更多的钱。把社会责任感、集体主义精神都抛诸脑后,更不用说什么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第二,传媒媚俗刺激了当代大学生的攀比心理和高消费行为。媒体中频繁出现的“小资”“情调”“休闲”“时尚”“品味”等词汇与栏目。广告中色彩绚丽的手机,款式新颖的汽车,豪华舒适的家居等,让人感觉到我们正处于一个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这些东西对于我们来说唾手可得,而饥饿贫穷对于我们来说是多么遥远。广告这种为了达到营销目的而迎合某一阶层的品味,为了竞争而煽情炒作的媚俗行为。通过媒体而得到传播。在整个社会中引导着消费文化、享乐文化的流行,影响和扭曲着大学生的社会价值观。
  第三,传媒媚俗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对真、善、美的价值判断。我国媒体基本上还是由国家控制的。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媒体就开始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新体制。基本上没有了财政拨款。而对波涛汹涌的市场经济浪潮,无论是操作方式、编辑方针还是运营模式,各种媒体都出现了商业化倾向。媒体为了盈利,就必须尽可能地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以换取更多的广告融资。大众传媒为了占有一定的零售和市场份额,一定的收视率,为了迎合大众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媚俗倾向。比如说,被称为第五传播媒介的手机在大学中随处可见。不健康的手机短信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审美意识,改变其对真、善、美的价值判断标准,影响其身心健康。如今的手机短信中一些黄色信息、诈骗信息不请自来,并且通过手机的群发功能在瞬间得以复制、传送给更多的人。这种内容粗俗、低劣的短信将极大改变大学生传统的审美意识,使其丧失对真与假、好与坏、美与丑的判断能力,一些自我意志不坚定的大学生甚至会受到诱惑,模仿短信中的内容,道德败坏,甚至不知不觉走上犯罪的道路。此外,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反动言论和恐怖信息歪曲事实,挑动犯罪,也给大学生的是非观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第四,传媒媚俗为部分大学生沉湎于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提供了温床。在大多数大学生仍然保持着崇高的理想信念,坚守正确的价值观的同时,很多大学生由于受到大众传媒的影响,沉湎于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当中。有人说,大众传媒时代大学生思维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个性化的提升,这与大众文化为了迎合大众宣扬的自由、个性、时尚、新潮的消费文化是分不开的。在这种突破传统的意识形态影响下,大学生注重享受而不愿意艰苦奋斗,更加追求自我实现。根据教育部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统计,2005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了338万人,加上以前未能就业的毕业生,人数接近400万人。而大多数毕业生都选择到京、津、沪、穗等发达城市就业,到10个边远省区工作的只占不到10%。发达地区大学毕业生过剩和欠发达地区大学毕业生需求不足形成鲜明对照。从1999年6月国家实施西部开发战略以来,虽然大力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就业,但是这种比例仍明显偏低。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职业追求更多看重职业的个人价值和经济收入,而很少考虑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结合。
  
  就当代大学生如何应对传媒媚俗提出对策
  
  对策一,大众传媒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引导,特别是新兴媒体需规范其内容,尽量避免虚假,要做到真实全面,客观公正的发布信息,营造一个良好的媒介环境。媒介环境指的是由各种媒介营造的一种社会情境,这种社会情境是由传者、受者及广告商等多种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大众传媒是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也是他们进行文化交流的主要平台,其内容的真假与好坏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作为舆论工具的传媒,应当发挥其传承社会文化和教育大众的功能,媒体在内容选择上不仅要与时俱进,突出先进文化和思想观念,同时也必须加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在道德发展上要弘扬正义,抑制邪恶,要宣传公平公正,诚实守信的社会公德,强化正面报道的引导作用,减少对社会阴暗面的过分揭露,着力营造一个健康、积极、和谐、民主的媒介氛围和一个团结、互助、友爱、奉献的社会氛围,给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提供一个良好的导向。
  对策二,高校应在大学生当中开展传媒素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自辨能力。
  所谓传媒素养,就是了解与利用媒介的能力。主要包括对媒介基础知识的了解和对媒介的使用能力,对媒介信息的判断能力,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利用大众传媒发展自己的能力。传媒素养教育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初期,当时倡导媒介教育是为了反对传媒中的流行文化价值观念,训练青少年抗拒大众媒介中提供的“低水平的满足”。 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学者对媒介功能认识的提高,人们开始改变对媒介的强烈抵制态度,在媒介教育中由原来的抗拒转变为培养辨别能力。至20世纪70~8O年代后,由于官方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介入,学校的媒介教育开始形成规模。而据一些调查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的媒体素养偏低。从香港一家调查机构网上公布的结果来看,在10至24岁的青少年中,在对媒体质素的鉴赏、对媒体真实程度的辨认方面会随着年龄与教育程度的提高而提高。但在辨认媒体运作的动机上,无论年龄的大小及教育程度的高低都同样得分偏低。由此可见大学生媒介素养也不容乐观。
  媒介教育的目的,首先是建立青少年对信息批判的反应模式,使他们能够理性的辨别信息的意义,能分清楚什么是媒介真实,什么是现实真实,对媒介信息不盲从;其次,是发展青少年关于媒介的思想,正确认识媒介的性质和功能,认识到任何媒介信息都是政治、经济、文化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不能对信息偏听偏信,而应对信息进行过滤处理;再次,提高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使青少年免受大众传媒中负面信息的影响;最后,学会有效地利用大众媒介,知道如何利用大众媒介的信息去满足自己的需要,帮助自己成长。通过传媒素养教育,我们不是躲避,而是正视大众媒介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化不利为有利,化被动为主动。
  对策三,大学生自身应更好地利用媒介学习新知识,抵制媒介中不利因素的影响。媒介作为一把“双刃剑”,其传播形式的多样化不仅给处于校园里的大学生带来了丰富的资讯和广博的知识,同时也引入了许多低俗、虚假的不良信息,误导、瓦解甚至毒害着大学生的思想。“五色可以乱目,也可以醒目;五音可以惑耳,也可以震耳。”因此,大学生作为青年一代中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群体,更应保持清醒的头脑,提高对媒介角色和作用的认识,学会解读媒介信息,辨别媒介信息的真假,学会如何利用媒介传播、表达自己的情感,自觉抵制媒介中不良信息的影响,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
  
  参考文献:
  [1]陈燕.对高校学生传媒素养现状的调查研究――以河北省四所高校为例〔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0(3):11-19.
  [2]张楠.我国媒介教育初探[J].彭城职业大学学报,2002,17(3):29-31.
  [3]蔡帼芬,张开,刘笑盈.媒介索养[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4 ]蒋晓丽,吴建.媒介su育论集[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
  [5]张锦华.传播批判理论〔M〕.台湾: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
  [6]马锋.“受者本位”幌子下的“传者本位”――社会转型期“受众即消费者”观念本质论〔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13(1):51-57.
  [7]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8]〔英〕PEIROS IOSIFIDES,郭丽萍译.多样化与集中化――放松管制的大众传播领域〔M〕.国际新闻界,2000:55-59.
  [9]吴飞,沈荟.现代媒介、后现代生活与新闻娱乐化〔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32(5):77�82.
  [10]李彬.现代传播探源〔J〕.现代传播,1995(2):67-70.
  [11]〔美〕施拉姆著,金燕宁等译.大众传播与社会发展〔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
  [1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3]〔美〕阿瑟・阿萨・伯杰著,李德刚等译.媒介分析技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4]〔美〕艾尔・巴比著,邱泽奇译.社会研究方法〔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15]张小争,郑旭,何佳编著.明星引爆媒介娱乐经济〔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16]〔美〕约翰・H・麦克马那斯著,张磊译.市场新闻业:公民自行小心?〔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推荐访问:媚俗 消极 对策 当代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