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教练模式下的语文教学【语文教学中的导学技巧】

  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的参与者。”确实,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单向教学活动是很难让学生真正有收获的,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使之好知、乐知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因此,我们要精研教材,联系学生实际,把平淡的课堂化为神奇的世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恰当适时的导学技巧可以高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是导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因素,如:知识能力的差异、兴趣差异等;导学也要注意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教师只有抓住了学生的心理特征,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的机会,才能培养锻炼学生,使他们得到能力素质的提高。以下是我的做法和体会。
  
  一、故事引入
  
  学生好奇心强,爱说有趣的故事。教师抓住了学生的这个心理因素,把学生的好奇心变成浓厚的学习兴趣,就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在讲《天上的街市》、《卧看牵牛织女星》时,总是问学生:“关于牛郎和织女的故事,你知道多少?能不能讲给大家听?”这样,好多学生都争先恐后地发言。给大家讲述故事,既有利于调动学习积极性,又对学习课文有帮助。
  
  二、激情诵读
  
  好多诗歌、语段能够把学生带到激昂氛围中去,教授这样的内容时,教师引导学生,或和学生一起诵读,会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比如《海燕》一文中以“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为代表的最后几个自然段。在反复诵读中,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联想到革命者对革命的热切呼唤。
  
  三、矛盾设计
  
  一些传统的教学内容里,体现着许多朴素的人类文明,这本无可厚非,但教会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也是顺应时代的需要。在教授《论雷峰塔的倒掉》时,分析完课文,我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为了发展旅游业,当地政府要重新修建雷峰塔,使之成为一景点,你对此有何看法?请分组讨论。”这样一来,全班有人赞同,有人反对,唇枪舌战,有理有据地进行了一场激烈辩论赛,把课堂教学推向了一个高潮。再比如《愚公移山》中,也可针对移山和搬家问题,引导学生发表看法。
  
  四、笑话穿插
  
  课堂上适时讲述一则笑话,会让学生们在一笑之余品味其中道理,领悟人生真谛。初中课本中有许多苏轼的词,教授时讲一个东坡与小妹调侃、打趣的小笑话,无疑是给学生注射一针兴奋剂。比如东坡挖苦小妹额头太突出时的一句:未出庭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苏小妹回敬哥哥,挖苦他脸长的一句:去年一点相思泪,今年方流到口边。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还有《俭以养德》中严监生临死时看见两根灯草不闭眼睛,周围人的猜测,妻子的领会,都能让学生一笑之余了解一个吝啬鬼的形象,理解节俭并不等于吝啬的道理。
  
  五、借助多媒体
  
  科技的发展为教学提供了便捷,利用多媒体欣赏录像画面、电影、音乐等,既新颖直观,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其积极性,比如朱自清的《春》,曹操的《观沧海》,《四季交响曲》等许多文章,都可以利用多媒体使学生观赏画面,聆听音乐,这又何尝不是一种享受呢?它能使学生很快进入情境。
  
  六、新颖的板书设计
  
  如果教师设计的板书美观、精要、好懂,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同样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比如《春》一课,文章以春天为描写对象,以绘春为主体,描绘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开头热切地盼春,结尾赞春,都是辅助的陪衬,以表现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一目了然,重点突出。
  
  七、课前演讲
  
  我利用每节课的前三分钟让学生演讲,已经多年,实践证明行之有效。“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学生利用这三分钟时间,可以对社会现象、时事、同学间人际关系等大事、小事去发表看法,锻炼他们敏锐的观察力、分析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或褒或贬,各抒己见,学生很重视这一活动。
  
  八、编排课本剧
  
  课本剧的编排、表演能够使学生深刻揣摩人物心理、语气、表情。如《扁鹊见蔡桓公》、《变色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皇帝的新装》等等课文,都可以编排成课本剧的形式让学生产生兴趣。在参与、参看、倾听中获得学习乐趣,在不知不觉中领会文章主旨。
  
  九、师生角色互换
  
  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适当地让学生站到讲台上去体会一下当教师的滋味,会使学生耳目一新,兴趣倍增。一些学生理解起来并不难的篇目,事前让中等偏上的学生或者更好一些的学生代替教师,把课备好,把参考书给他,在学生中传阅,其他同学也准备,一个讲完后,另外的同学可以补充,可以评价。这一做法,不但能促使学生更加主动自觉地提高责任心和主体意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认识到为师者应博才多学、灵活应变的道理,体会教师的辛苦与不易,从而更加珍惜教师的劳动,勤奋学习。
  语文教学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它既要有严密的科学性,又要讲究引导的艺术性,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相长的境地。

推荐访问:语文 技巧 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