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形象 品味语言】提升形象 提升品味 提升

  语文教材中编入的古诗词不但是汉语言文字的典范和精华,更是深含着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和品格,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古诗词,正是培养他们的爱国热情与审美情趣、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与文化品位,实现语文这门学科多功能性的良好途径。古诗词的鉴赏又是初中语文阅读能力中的最高层次,笔者从教学实践中认识到,我们应从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入手来加强古诗词的鉴赏教学,使学生临其境、悟其意、明其智。
  
  一、鉴赏其形象
  
  诗歌羞于直白言情,常寓思想感情于形象之中。形象即诗歌所描画的事象、物象、景象等。艾略特说:“表情达义的惟一方法,便是找出意境。即一组物象、一个情境、一连串事件,这些诉诸感官经验的外在物象出现时,该特别情意便马上给唤引出来。”鉴赏诗歌,只要我们从形象入手,引领学生去感悟、去体验、去创造,我们就能如同蜜蜂在百花丛中采蜜一样,吮吸到丰富的营养。
  1.景物再造法。即学生根据作者的描述,通过联想、想象再现作者笔下的自然景物,然后采用自己擅长的方式传达出来,例如,教学马致远的散曲《天净沙・秋思》,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我布置学生各自准备再造。结果是喜欢画画的同学交上了“游子思归图”,擅长写作的同学交上来写景抒情散文,我便让同学们在班上展示,交流。这样做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他们对诗歌意境的深入理解,还收到了融读、写、画多种能力的培养为一炉的教学效果。教学《君子于役》、《陌上桑》等诗词也都可以用景物再造法。在景物再造的过程中,既需要学生“入乎其内”,又需要学生“出乎其中”,从总体上把握诗歌,并且把握精髓,再现的是诗歌的神韵,学生理解了美、感受了美、交流了美。
  2.还原拓展法。读李清照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和辛弃疾的“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时,学生们最活跃。因为诗中描绘的是童男少女,那淘气顽皮,活泼可爱的形象本身就呼之欲出,孩子们也最容易把他们还原到生活中去,并引发自己对童年趣事的回忆。这时老师便因势利导,让他们尽情地说,互相交流一阵子,再回到诗词中来,他们便自然地理解了诗词所表达的理趣。
  3.辅助教学法。大多诗歌可以拟拍成电视精品,拟成网页,配上画面,辅以音乐。例如:教学诗经中的《蒹葭》篇,就可以找来歌带播放音乐,以渲染气氛,亦可以制作课件,配上与诗歌意境相吻合的画面,还可以让学生编成舞蹈,配乐表演。学生尽管受年龄、生活阅历的限制,本不易体会其中的人性美,但有了这些辅助手段,他们理解起来也就容易多了。
  
  二、品味其语言
  
  语言是思想情感的载体。中国古典诗词力求语言精炼,传神,又往往是“含不尽之意于言外”。贾岛“推敲”的故事为我们留下了炼字的佳话,王安石“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深含的哲理又是那样值得我们玩味。古诗往往就妙在一字一句,它能传达出全诗的精神。因此,揣摩“炼字”理解关键句的深意就成了学习古诗词语言的基本点。
  1.品味炼字。“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蒸”和“撼”两个动词好在哪里?“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的本意是批评商女吗?这两句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些问题往往是课后练习中设置的。我们还可以随处拈出一些诗句来品味,譬如,读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可以拈出“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的“阔”来品味:“有些版本将‘阔’作‘失’,哪个字更好,为什么?”反复讨论后,学生会明白:“失”字虽不错,它生动地描摹了江岸因春潮高涨而且是与水面平齐,但似乎消失了主观视觉形象;“阔”字更好,因为它直抒胸臆地表达了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给人以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受,且读起来也更为响亮。经常推敲字眼,不仅能够强化学生准确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还能增强审美能力,养成认真读书、细心琢磨的好习惯。
  2.咀嚼佳句。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后,还要训练他们自己去发现精妙的句子,咀嚼其中的滋味。如鉴赏《石壕吏》时,给学生布置以下任务:“(1)从诗中找出一个反映饱受战祸的家庭不幸的句子;(2)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差役的凶狠,可怕可憎;(3)老妇人最终会怎样?你从哪句诗中看出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诵读、揣摩,去找“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常像这样训练,不仅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他们的兴趣,还能让他们真正从情感上与诗人产生共鸣,体验到读诗的快乐。
  在带领学生鉴赏诗词语言的时候,再教给他们一些常用的术语,如:准确、鲜明、形象、生动、凝练、简洁、明快、清新、优美、绮丽、含蓄、质朴、自然、有节奏感、有音乐美、有艺术感染力等。学生记住了这些术语,在练习、答卷时也能更准确迅速,得分率自然也就升高了。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7-9年级学生应背诵优秀诗文80篇,应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也就是说,教师务必从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两方面引导学生鉴赏古诗词,领悟先贤们蕴含在一页页优美诗篇中的审美取向,来提升青少年的文化品位,思想情操和诗性人格。

推荐访问:鉴赏 品味 形象 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