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方感理论的旅游景区开发研究: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地格理论

  摘要:首先从地方感的相关概念入手,指出了其在旅游景区开发中的作用及重要性;之后以毕昇故里风景旅游区为例,对其旅游资源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围绕着地方感这一理论从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开发构思。
  关键词:地方感;景区;旅游开发;毕昇故里
  地方感从人的感知、态度、价值观等角度探讨人与环境的关系,包括人在特定地方中的体验和人与特定地方的情感联结关系,是近十多年来游憩地理学和环境心理学的研究热点。它主要应用于旅游景观设计、旅游形象策划和旅游市场营销等领域,对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与借鉴意义。本文则围绕着地方感的相关理论,以毕昇故里风景旅游区为例,提出了旅游景区开发相关构思。
  一、地方感理论概述
  (一)地方感的概念
  地方感(sense of place)是指个人和群体依靠体验、记忆和依恋对地方产生的深厚的依附感①。它是人文主义地理学研究较为深入的领域,尤其在地方的主导意义和地理体验质量的探索等方面。Steele认为,地方感是人与地方相互作用的产物,是由地方产生的并由人赋予的一种体验,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人创造了地方,地方不能脱离人而独立存在。张捷曾指出,地方概念是阐释旅游地整体形象的重要工具,是旅游者对一个旅游地感知、感受、审美和判断以及形成对旅游地整体印象的基础,也是旅游地吸引力的基础②。
  国外有许多案例探讨了地方感在社区建设和城市规划中的作用,认为地方认同强的居民更乐于参加社区经济、社会、文化事务的决策;国内的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研究也涉及了旅游者对旅游环境的感知评价。
  地方感即赋予某一地方特定的涵义,以至于地方成了自我的一部分,自我也成了地方的一部分,游客一旦对某一特殊的地方产生依恋或依赖的感觉,他就会愿意为这一地方做出贡献,并产生深深的依附感。对整个旅游业而言,最重要的地理基础就是地方感。
  (二)地方感在旅游景区开发中的作用及重要性
  地方感是阐释景区、游客与当地居民关联机制的重要理论,对景区竞争力、景区开发与管理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游客会随着对景区直接或间接的意象而产生出情感的依附作用,而这正是影响景区竞争力强弱的重要因素。
  景区被认为是旅游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激励游客旅行的主要因素,是旅游产品的核心。景区有特色活动的地点、场所,其最大的特点是吸引旅游者和当地居民来访,并以此目的而经营。随着中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景区的数量越来越多,景区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尤其是金融风暴来袭,国家拿出4万亿来扩大内需,各种旅游景区的开发规划文本也如火如荼的问世。在旅游景区开发规划的过程中,各规划专家必须要重视地方感的作用。
  当地居民、游客与景区联系得越紧密,对地方依附的程度就会越深,最后就会产生像“第二个家”一样的特殊情感。这对景区的发展具有“功在其外,不为而为”的效应,并且这样的情感越深,越容易产生扩散效应,成为景区发展的无形推动力,有助于景区依附感的形成。景区规划专家在旅游开发的过程当中,若重视将地方感这一理念糅合进来的话,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使游客对景区产生一种很强的依附感和认同感,最终可为景区争取更多的回头客,对景区的长远发展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在旅游景区开发规划的过程中,地方感理论应始终贯穿其中,以此来指导景区的开发和经营,其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
  二、毕昇故里风景旅游区现状探讨
  毕昇故里风景旅游区座落在英山县域腹地,地辖英山县的草盘地镇和陶河乡,面积237平方公里。景区东临桃花冲、西临牛背脊骨山、南临英太寨、北临黄泥山,与周边的吴家山、桃花冲等旅游景区遥相呼应。结合旅游区实际情况,可将景区按照地方感理论分为地文景观、水域风光、天气与气候景观、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以及人文活动等六大资源。
  毕昇故里旅游风景区的山地、河谷、地貌、生物景观等自然资源都是与邻近地区存在一定雷同性,但其毕昇文化等人文旅游资源是独有的,因此毕昇故里风景旅游区的综合旅游资源与吴家山、桃花冲相比,综合竞争力占有一定优势,具体分析见下表1所示。(本表采用10分评分制,各旅游地最后分值计算方法为:分值=∑第I单项分值×权重)
  表1 毕昇风景区旅游资源竞争力比较分析表
  综上分析,毕昇故里风景旅游区在人文资源、体验深度等指标上占有相对优势,可进入性和自然景观方面与其他景区基本持平,其综合竞争力指数最高,具有较大竞争优势。
  三、基于地方感理论的毕昇故里风景旅游区开发构思
  旅游景区是具有多重行为意义的空间,旅游景区的地方特性彰显出景区的地方感,景区居民和游客对这种地点特性文化和景观的差异性感知基础上,通过人—人感知系统与人一地感知系统产生扩散诱导效应,进而不同的旅游区呈现出差异化的竞争力与竞争潜力。借助地方感这一理论特征,可对毕昇故里风景旅游区开发进行相应合理的构思。
  (一)合理进行定位,深化主题形象
  1.合理进行定位
  在开发推广景区旅游产品之前,应对旅游资源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针对不同年龄、阶层、知识水平的游客制定出不同的体验时间和介绍内容。从客源市场区域来看,近期应定位于毕昇故里旅游区周边300公里的湖北、安徽两省的一、二级城市。从旅游动机和出游目的看,近期的一级目标市场定位是文化寻根,包括当地的吴楚文化,毕昇文化,还有血缘寻根,当地的姓氏寻根归族等;在这个一级目标市场定位下,二级目标市场定位是探险漂流体验旅游,相对于其他地方的漂流项目,毕昇故里风景旅游区的漂流将有四种不同类型,目前主打的是毕昇峡谷的漂流;中、远期定位应逐步扩大到度假、公务、商务、会议、文化、科考、体育、生态及其它专项客源市场。
  2.深化主题形象
  在确定地方感的基础上进行区域旅游形象定位是文脉在旅游开发中加以利用的常见方式。旅游景区主题的确定必须体现旅游地的特色,应根据主导客源市场的需求,突显个性,通过细节强化主题。毕昇故里风景旅游区开发有以“探险体验”为主题的活动项目,如毕昇大峡谷漂流;有以“山水观光休闲”为主题的活动项目,如毕昇湖休闲度假游;有以“文化寻根朝拜”为主题的活动项目,如毕昇故里寻根游;也有以“红色革命纪念”为主题的活动项目,如陶家河红军革命根据地游览等。所有一切定位鲜明的体验主题项目,都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游客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取得了很好的口碑效应。   (二)挖掘地域特色,鼓励社区参与
  居民是景区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居民对景区发展的参与度、认可度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依附感是景区开发形成一定竞争力的核心关注点之一。关于地方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的研究有助于地方政府了解社会影响,减少旅游者与居民间冲突,以获得居民对旅游业的支持。旅游发展可能会导致旅游地交通阻塞、商店或其他场所人员拥挤、犯罪率提高,从而干扰旅游地居民的日常生活。研究显示,当居民感知旅游发展导致犯罪率升高等负面影响时,他们渴望更多游客前来旅游的愿望会因此减弱。因此,旅游景区在开发的过程当中,应尽量挖掘地域特色,鼓励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共同打造良好的景区运营环境。
  (三)策划体验项目,设计延伸产品
  1.策划体验项目
  地方感理论认为,就旅游个体而言,旅游体验就是旅游者活动的主体内容,其满意程度决定了旅游景区的质、感知和竞争力水平;而就旅游总体而言,每个旅游者旅游体验的内容、时空特点和结构特性,是旅游行业规划和管理的基本依据,景区高水平的游客体验与感知度,会对潜在的游客产生诱导效应。旅游景区若想增强游客的共识和认同感,赢得更多的回头客,就需要在体验环境营造的基础上,策划相关娱乐项目,打造一系列参与性较高的体验活动。
  毕昇故里旅游区可举办一系列节庆活动,如以“毕昇文化在英山、毕昇文化属于中国、毕昇文化也属于全世界”为主题的中华首届国际毕昇文化旅游节;以“寻找毕昇文化,抢救毕昇文化”为主题的中华世纪坛毕昇铜像揭彩仪式;以“毕昇故里,神仙飞渡,大别山丛林第一漂”为主题的湖北英山毕昇大峡谷丛林漂流节;以“让毕昇文化为英山旅游做主”为主题的英山名人名流毕昇文化茶话会;以“风格独特的乡间艺术”为主题的湖北英山民俗表演艺术节等。通过一系列节庆活动的策划,可获得相当数量的回头客。
  2.设计延伸产品
  景区还需根据自身特色开发设计相关的延伸产品,以此来扩大其知名度和影响力。毕昇故里旅游区根据自身资源特色,可适当开发相应土特商品和旅游纪念品,让游客在尽兴玩乐的同时,留得一份难忘的记忆。如在旅游纪念品和工艺品方面,可设计系列蚕丝制品、大别根雕、缠花工艺品、明信片、卡通式泥活字、手工刺绣等;在土特产品方面,可开发绿茶、山野菜、猕猴桃、药材等系列商品。
  将地方感理论应用于旅游规划,应建立基于地方感的旅游地规划设计理念、方法与程序,并体现在规划调查、研究、规划设计等技术环节中。正因为有了地方感的文化因素,景观才有了内涵,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才能得到提升,从而使其更具吸引力。无论是自然资源的保护与价值发挥,还是旅游地的规划与管理,或是旅游者旅游质量的提高,地方感研究都具有现实的指导与借鉴意义。
  注释:
  ① [英]约翰斯顿等.柴彦威等译.人文地理学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637.
  ② 张捷.区域民俗文化的旅游资源的类型及旅游业价值研究.人文地理,1997,12(3):20-24.
  参考文献:
  [1] 吴莉萍,周尚意.城市化对乡村社区地方感的影响分析——以北京三个乡村社区为例.北京社会科学,2009(2).
  [2] 唐文跃.地方感研究进展及研究框架.旅游学刊,2007(11).
  [3] 李九全,王立.基于地方依附感原理的景区旅游竞争力探析.人文地理,2008(4).
  [4] 唐文跃,张捷等.九寨沟自然观光地旅游者地方感特征分析.地理学报,2007(6).
  [5] 谭梦昕,宋保平.基于ASEB栅格分析法的乡村体验式旅游开发——以西安汤峪镇官上村农家乐为例.江西农业学报,2008.20(6):152-154.
  [6] 中国·英山毕昇故里风景旅游区开发总体规划(2008-2020).
  (作者简介:熊莎莎,(1985- )女,湖北荆州人,助教,武汉东湖学院(原武汉大学东湖分校)管理学院教师,主要从事旅游与酒店管理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推荐访问:旅游景区 理论 地方 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