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你的心理误区 帮助学生走出计算的心理误区

  当前,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新课改特别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有的学生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么四则计算知识有缺陷,要么不能牢固掌握运算顺序或方法,要么口算不过关,所以在计算时往往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教师不能简单地认为计算错误都是学生粗心大意造成的,而应探究学生产生错误的心理原因,才能加以纠正。帮助学生走出计算的心理误区,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学生计算中产生错误的心理原因主要有哪些呢?
   一是感知的信息失真。学生进行计算首先要看题、读题、审题,完成这一过程,必须通过感觉器官,感知数、符号或数和符号组成的算式。计算题本身无情节,外显形式单调,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有的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观察不仔细,因而获得的表象就模糊,这时感知的错误就会使得信息失真。
  
  二是负迁移的干扰作用。负迁移即抑制性的迁移,表现为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干扰了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产生迁移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新旧知识之间的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当新旧知识技能相同或相似,又要求学生作出相同的反应,则迁移的效果往往是正的;而当新旧知识技能十分相似,又要学生作出不同反应时,则迁移的效果往往是负的。负迁移是由于不正确地运用了原有知识经验,对新知识的学习产生了干扰。例如:-3(x-y)=-3x-3y,这是括号前面是正因数去括号法则干扰了括号法则;又如:a÷a× 的计算结果错误地写成a÷1=a,这是简便方法计算干扰了四则混合运算;再如:解不等式10-3x>5x+18,-3x-5x>18-10,-8x>8,结果错误地写成x>-1,这是等式的性质干扰了不等式的性质。
  三是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在思维中,有灵活思维和定势思维,而定势思维在学生思维中占有很大的优势。定势的作用,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但在变化的情境中,定势常常阻碍学生找到新方法去解决新问题。思维定势是思维的一种“惯性运动”,它有决定同类后继心理活动态势的倾向,在变化的情境中常常有消极作用,造成学生计算错误。如在:在初学代分数减法的份数部分不够减,需要向整数部分借“1”时,有的学生并不顾及被凑数部分的分母应是几,而只想到借1算10,于是出现计算错误。
  四是注意的分配能力差。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实践证明,活动内容和性质越复杂,注意的分配越困难。学生注意力差,如果再将其注意力分散,就会出现顾此失彼、丢三落四的现象。如在计算进位加法或退位减法时,常常忘掉进上来或借去的数,因而出现计算错误。
  造成学生计算错误的心理原因是多方面的,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互相影响、互相联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首先,计算是一项十分精细的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因此,教学中要教育学生端正学生态度,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其中包括认真读题、审题的习惯;认真使用草稿细心运算的习惯;书写清楚、格式正确、独立作业、自觉订正的习惯;对计算结果自觉检验的习惯,以防止学生漫不经心所造成感知方面的错误。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增加授课的趣味性,尽量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作业要少而精。
  其次,要让学生尽可能避免负迁移干扰。一是要合理安排教材,突出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合理安排教学次序,尽量在回忆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出新知识;二是要重视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三是科学的安排练习,强化针对性训练,在练习中加强指导,特别是对容易产生负迁移的两种相似的教材,应进行对比练习,如对于乘法的分配律,学生会产生思维定势,这是预防和避免负迁移的有效办法。
  再次,要让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正确灵活运用。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等都是基础知识,在教学中应使学生牢固掌握,这样才能正确、灵活地加以运用,从而提高计算能力。使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首先要帮助学生形成确切、完整、清晰的概念。只有概念清晰,才能保证计算得正确。如学生对分数概念有了确切的了解,在计算中就不会出现前面所说的借“1”当“10”的错误;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地运用这些基础知识,才能在反复运用中熟练掌握。
  最后,总结作业练习中出现的各种计算错例,帮助学生分析错因,找出知识缺陷在计算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纠正,也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计算习惯的一种途径。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推荐访问:误区 走出 心理 计算